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步摇

标题包含
金步摇
偶对丛条巧栉成,动摇徐步寂无声。 仙花不识兴亡事,岂学吴宫响屧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偶然间我遇见了这些精美的饰品,它们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轻轻摇曳着,宁静而美好。 这些花儿宛如仙子一般,不问世事的变化,又怎么会模仿吴宫女子的小脚走路声呢?
去完善
释义
1. 偶:偶然地,偶尔地;这里用来修饰“对”,表示不经常的行为或者状态。 2. 丛条:杂乱的枝条;这里指代树木枝条。 3. 巧栉成:巧妙地把梳子梳理过的头发扎起;这里是比喻说法,用“巧栉”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4. 动摇:摇曳不定;这里用来描述金步摇在走路时晃动的情况。 5. 徐步:缓慢的脚步;形容走路的速度。 6. 寂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这里用来形容金步摇晃动的声音很小。 7. 仙花:传说中的一种花朵,具有神奇的功能;这里用来比喻金步摇的美丽。 8. 不识兴亡事:不了解世事的变化;这里用来形容金步摇的无知。 9. 吴宫:古代吴国的宫殿;这里用来象征繁华富贵的地方。 10. 响屧行:指吴王夫差让西施穿着木底鞋行走,以使宫殿回响的声音;这里用来比喻繁华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步摇的精美和工艺的精巧,同时也以吴宫响屧行为对比,暗示了世事沧桑和繁华落尽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金步摇的细致构造和优美的动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逝去的繁华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出对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的道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步摇》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释希坦之手。创作时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正值唐朝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释希坦身为一名游历四方的僧人,历经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苦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将这种感悟传递给更多的人。 此外,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达到了高峰。然而,表面的繁华并不能掩盖内部的矛盾和问题。统治者对权力和财富的渴望,使得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剧,民众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释希坦作为一名僧人,对这些现象深感忧虑。 在这首诗《金步摇》中,释希坦以“金步摇”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宫廷景象,同时又通过“繁华一梦难长久”的感慨,揭示出繁华背后的虚无和悲凉。这首诗既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