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续湖阴曲

标题包含
续湖阴曲
巴滇之马如游龙,宝鞭袅袅回如风。 将军梦断忽心战,五骑飞出寻无踪。 道旁客姥头欲白,惊见归韀如电击。 当时天子重丁宁,典午安危争一刻。 大宁王气方中天,南阳青兖森戈鋋。 金函诏下传羽檄,狂奴喑死如寒蝉。 老骥志欲千里伸,晋天不覆鬼蜮臣。 草间怅望可人土,老却江潭种柳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云南地区,驰骋的马儿如同灵活的游龙,挥动宝鞭的动作轻盈优雅。然而,将军突然心惊胆战地意识到一场灾难即将到来,于是立刻带领五位骑士迅速离去寻找线索。路边的老妇看到这一幕,不禁惊讶于那些矫健的身影。 那时,皇帝对这件事非常关注,生死攸关的时刻尽在眼前。大宁国的兴旺达到了巅峰,而南阳和青兖两地的军队正严阵以待。传令兵飞速传递着皇帝的命令,而纵狂的人们则悄然无声。 年老的战马仍然有着广阔的志向,无奈上天却不眷顾邪恶的小人。荒野中,他们失落又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救援,而那些原本应该守护江河的将领们却在江边种起了柳树,渐渐地衰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巴滇:古代地区名,大致在今四川省东北部和重庆市西部一带。 2. 如游龙:形容骏马奔驰的姿态。 3. 宝鞭:装饰精美的马鞭。 4. 回如风:形容快速回转。 5. 将军梦断:形容将军忽然醒悟。 6. 五骑飞出:指五匹快马飞奔而出。 7. 道旁客姥:路边的老妇人。 8. 头欲白:头发快要变白,形容年纪已大。 9. 归韀:回归的马匹。 10. 如电击:形容速度极快。 11. 天子:封建时代称皇帝为天子。 12. 重丁宁:再三嘱咐。 13. 典午:代指魏晋,典午来源于“司马”一词的拆解。 14. 大宁:古都城名,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 15. 王气方中天:王者之气正盛。 16. 南阳:古代郡名,位于今河南省西南部。 17. 青兖:古代州名,即青州和兖州,分别位于今山东省东部和西部地区。 18. 戈鋋:兵器,戈和矛。 19. 金函:指皇帝的诏书。 20. 羽檄:古代传递军情的文书。 21. 狂奴:狂放不羁的人。 22. 喑死如寒蝉:形容沉默不语,如同寒蝉一样。 23. 老骥:年老的骏马。 24. 志欲千里:形容有远大的抱负。 25. 晋天:指西晋王朝的天空。 26. 不覆鬼蜮臣:不能保护那些奸诈的小人。 27. 草间:田间。 28. 怅望:失望地张望。 29. 可人土:可以寄托情感的地方。 30. 江潭:江边。 31. 种柳人:借指归隐田园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笔力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开篇以巴滇之马和宝鞭的形象比喻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展现了将军在梦中惊醒、心惊肉跳的状态。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写道旁客姥的头白和惊见归鞯,凸显了战场上的瞬息万变和惊心动魄。 紧接着,诗人以大宁王气和南阳青兖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格局。金函诏下传羽檄,则暗示了战争的消息迅速传播,使得整个社会陷入恐慌。而狂奴喑死的描述,则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无情。 诗人在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提到了老骥志欲千里的愿望,以及晋天不覆鬼蜮臣的现实。这一部分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战争的不满。最后两句“草间怅望可人土,老却江潭种柳人”,则以草间的怅望和江潭的老柳,寓意了诗人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续湖阴曲》是南宋词人徐宝之创作的词牌名之一。该词创作于南宋中期,这一时期距离靖康之变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中原故土仍在金人手中。面对国仇家恨的重重压力,徐宝之用诗歌寄托自己的感慨和哀伤。 徐宝之在南宋年间步入仕途,但并非显贵,他深知当时南宋政治、军事上的种种弊病。他曾多次出使金国,亲眼目睹中原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不堪。这种经历使他忧国忧民之情更加深切,挥笔写下了许多表达内心情感的诗篇。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偷生,有识之士普遍忧虑时局,担忧国家前途。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宝之通过咏史诗抒发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续湖阴曲》深沉而悲壮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