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人间秋至。
对暮雨满城,沈思如水。
桐叶惊风,似语怨蛩齐起。
南楼月冷曾多恨,怕而今、夜深横吹。
那堪更听,萧萧摵摵,透窗摇睡。
问楚梦、闲云何地。
但手约轻绡,省人深意。
红树池塘,谁见宿妆凝睇。
旧时裘马行歌事,合都归、汀苹烟芷。
思王渐老,休为明珰,沈吟洛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人间。
细雨洒满全城,让人陷入沉思,思绪如水般沉静。
梧桐的叶子被风吹动,如同在诉说着抱怨与不平。曾经的南楼,月色清冷,那时充满了遗憾。而如今,夜色深沉,风雨交加。这声音穿透窗户,搅乱了人们的睡眠。
世事如梦,闲云野鹤般的恬淡生活又在哪里呢?只能用手轻轻抓住那份心意。看到红树池塘,谁在默默凝视着过去的自己呢?那时的我们风华正茂,笑声如歌。但现在,一切都已归于平静,如同池边的芳草。
思念的人渐渐老去,不要为了追求光明,而在洛水边徘徊不前。
去完善
释义
1. 桂枝香:词牌名,源自于唐代教坊曲。
2. 南楼:泛指高楼,这里可能是作者当时所在之地。
3. 楚梦:指的是楚国的美梦。
4. 闲云:悠闲的云朵。
5. 手约轻绡:用双手握住轻薄的丝巾。
6. 省人深意:理解他人的深刻意图。
7. 红树:秋天树叶变红的树木。
8. 池塘:指湖泊或水池。
9. 宿妆凝睇:晚上化妆后久久凝视。
10. 裘马行歌:身着华丽衣裳的马匹行列在歌唱。
11. 汀苹烟芷:水中浮萍和烟雾弥漫的水边植物。
12. 思王:指晋代文学家谢灵运。
13. 明珰:明亮的耳饰。
14. 沈吟洛涘:思考人生归宿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桂枝香》是宋代诗人徐宝之的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秋景,如“人间秋至”、“桐叶惊风”、“南楼月冷”等,表现了秋天的寂寥和寒冷,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虑。接着,诗人以“问楚梦、闲云何地”提问,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诗人借“思王渐老”表达了岁月无情、人生如梦的感慨,并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名利,应该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桂枝香》是南宋词人徐宝之所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87年左右。在那个时候,正值金国南侵,国家局势紧张,百姓疾苦。徐宝之作为南宋朝廷的一位官员,深感时代的责任,于是借咏史之词,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关切。
徐宝之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在战乱中流离失所,也曾在朝堂上为国尽忠。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时代的苦难和百姓的不幸。在他的笔下,历史的尘埃化为生动的画面,展现出一幅悲壮的战争画卷。
在这首《桂枝香》中,徐宝之以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对他们的赞美,表达了对英勇抗敌、保卫国家的强烈愿望。同时,他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奈,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这首词不仅反映了徐宝之的人生观,也体现了他对那个时代民族矛盾的关注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