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莺啼序

标题包含
莺啼序
荼䕷一番过雨,洒残花似雪。 向清晓、步入东风,细拾苔砌馀靥。 有数片、飞沾翠柳,萦回半著双归蝶。 悄无人、共立幽禽,昵昵能说。 因念年华,最苦易失,对春愁暗结。 叹自古、曾有佳人,长门深闭修洁。 寄么弦、千言万语,闷满眼、欲弹难彻。 靠珠栊,风雨微收,落花时节。 春工渐老,绿草连天,别浦共一色。 但暮霭、朝烟无际,尽日目极,江南江北,杜鹃叫裂。 此时此意,危魂黯黯,渭城客舍青青树,问何人、把酒来看别。 思量怎向,迟回独掩青扉,夕阳犹照南陌。 春应记得,旧日疏狂,等受今磨折。 便永谢、五湖烟艇,只有吟诗,曲坞煎茶,小窗眠月。 春还自省,把融和事,长留芳昼人间世,与羁臣、恨妾销离恻。 自题蕙叶回春,坐听蓬壶,漏声细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荼蘼花开过雨后,花瓣如同雪花般洒落。清晨时分,漫步在春风中,仔细寻找残留的苔藓。几片花瓣飘落在翠柳上,与双双归来的蝴蝶相互萦绕。四下无人,只有鸟儿相伴,亲密无间。感叹时光流逝,容易错过美好的春天。自古以来,美人总是情路坎坷。寄托情感于琴音之中,却难以倾诉内心之苦闷。倚靠珠帘,微微收敛风雨,正当花落时节。 春天的景色逐渐衰老,绿草与别浦相连,融为一体。暮霭朝烟四处弥漫,无法望见江南江北的杜鹃啼血。此刻的心情低落而沉重,犹如行走在充满忧伤的渭城客栈。试问谁愿意为我饯行?独自徘徊在门外,夕阳依旧照耀在南边的道路上。春日应该还记得,昔日的狂放不羁如今已被消磨殆尽。不再追求五湖烟波的自由生活,只希望吟诗品茗,在小窗前欣赏月亮。春天或许可以理解我们的痛苦,将和谐的时光永远留在人间,使那些被遗弃的臣子和深闺怨妇得以安慰。自此以后,倾听蓬莱仙境中的仙乐,静待时光慢慢流淌。
去完善
释义
《莺啼序》注释如下: 1. 荼蘼:一种草本植物,开白色或紫色花朵。 2. 苔砌:长满苔藓的台阶。 3. 飞沾翠柳:形容花瓣飘落在翠绿的柳树上。 4. 昵昵:形容亲密的样子。 5. 佳人:美女。 6. 长门深闭:指古代宫廷中独居的女子。 7. 寄么弦:借琴声寄托情感。 8. 欲弹难彻:形容难以用音乐表达内心的愁绪。 9. 春工渐老:春天即将结束。 10. 别浦:江河的支流。 11. 暮霭朝烟:形容云雾弥漫的景象。 12. 渭城客舍青青树:出自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 五湖烟艇:代指隐居生活。 14. 等受今磨折:意为如今已学会忍受生活的磨难。 15. 把融和事:指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16. 长留芳昼人间世:希望春天能永远留在人间。 17. 羁臣:被贬谪的官员。 18. 恨妾:指那些满怀哀怨的宫女。 19. 销离恻:消除悲痛之情。 20. 蕙叶回春:比喻春天的复苏。 21. 坐听蓬壶:形容闲暇时聆听仙境般的美景。 22. 漏声细咽:形容时光的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莺啼序》是宋词中最长的词牌之一,全词共有四段,每段各有独立主题。徐宝之的这首《莺啼序》以荼蘼凋谢、踏青幽禽开篇,再到春愁暗自萌生,以及春天渐渐老去,杜鵑啼血,主旨在于抒发春天的短暂易逝和人世的离愁别绪。其中描绘了春日的暮霭朝烟,此时的思绪悲痛黯淡,在绿草满地的时候表达出作者想独自呆在家中,远离喧嚣的愿望。最后段落讲到,让春天留存人们心间,共同回忆往日的快乐时光,即使不能泛舟五湖四海,也可通过诗词歌赋来消磨时间,表达出对春天的深深留恋和对人生世事的无奈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莺啼序》是南宋词人徐宝之所作,这首诗诞生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值南宋晚期。这个时期,宋金对峙,战争不断,国家形势十分严峻。 在这个时期,徐宝之这位词人在民间颇有声誉,但因家族无权势,难以在朝堂立足。他未能获得朝廷的重用,但并未因现实的困境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正是这种命运多舛的遭遇和坚定的信念,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此外,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深受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许多人都喜欢借诗词来表达内心的感触和对生活的看法。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徐宝之的词风亦受到了广泛的影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生百态,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