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桃川万寿宫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过桃川万寿宫二首 其二
瓮子洞头魂黯黯,桃川山上目凄凄。 自怜终失邯郸步,不是重来旧路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阮,字南卿,号义丰,又号无功居士。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学者,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参加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在井底看到的魂魄显得黯然神伤,望着桃花源的山岭眼神悲伤。 可怜终究失去了原本的步履,并非是因为再次来到旧路上迷失了方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瓮子洞:地名,位于四川彭州市东五十里的蟠龙山南,是长寿山的一部分。相传古时有翁仲居此,故得名瓮子洞。 2. 桃川山:即今四川省彭州市境内的长寿山,因其山上有桃树而得名。 3. 邯郸步:指人生的道路选择。邯郸步的典故源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一段记载: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姿态特别优美,燕国人学邯郸人走路,却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忘了。后来人们用“邯郸步”来形容人生道路的选择。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在诗中,作者以瓮子洞和桃川山两个地点的描绘,表现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瓮子洞头魂黯黯"一句,通过描述瓮子洞头的昏暗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忧郁。而"桃川山上目凄凄"则通过对桃川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往事的哀叹与无奈。接下来的两句“自怜终失邯郸步,不是重来旧路迷”,是诗人对自己的自责与反思。他深感自己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失去了曾经的自信与方向。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理想和现实的深深感慨,充满了浓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桃川万寿宫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王阮在公元1156年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值宋金对抗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 王阮,字南卿,号觉轩,南宋著名政治家、文人。他曾在南宋朝廷担任要职,因主张抗金而受到排挤,被贬谪至广东潮阳。在流放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民众疾苦,写下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在流放途中经过桃川万寿宫时所作。 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对外软弱无能,对内残酷压迫。金兵屡次南下侵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在这个背景下,王阮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同情。在这首诗中,他以桃树和溪流为象征,表达了国家民族的苦难和自己的感慨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