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次采石
千帆东下势连樯,控带河山自一方。
塞角凄风营戍远,野花湿雨墓田荒。
落霞孤鹜江干阔,去马来牛岁月长。
老我声名无一遂,征衫蓝缕鬓苍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帆东下声势浩大如连樯排列,控制连接了江河与山河自成一格。
边塞的号角在寒风中传来,营房和戍楼显得遥远;野花在湿润的雨中显得荒凉,墓地也变得杂草丛生。
落霞伴着孤单的鹜鸟映照在宽阔的江边,马和牛悠哉地走过岁月的沧桑。
可惜我已年老,名声未有所成,穿着破旧的蓝色衣裳,头发也已花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千帆东下势连樯:帆,船帆;樯,桅杆。形容众多船只扬帆起航的盛况。
2. 控带河山自一方:控带,控制管辖;河山,指长江和淮河。这句话表示长江和淮河一带的地区地势险要,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3. 塞角凄风营戍远:塞角,边疆地带的号角声;营戍,驻防军队。这句描绘了边疆地带的荒凉景象和士兵艰苦的生活条件。
4. 野花湿雨墓田荒:野花,原野上的花朵;墓田,埋葬祖先的田地。这句反映了战乱中人们生活困苦,无暇照顾先祖之墓的情况。
5. 落霞孤鹜江干阔:落霞,晚霞;孤鹜,孤独的鸟。江干,江边。这句描述了江边的美丽景色。
6. 去马来牛岁月长:去马,离去的马匹;来牛,归来的牛群。这句象征时间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7. 老我声名无一遂:老我,自我称呼;声名,名声;无一遂,没有一个实现。这句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的遗憾之情。
8. 征衫蓝缕鬓苍苍:征衫,出征的衣衫;蓝缕,破旧的衣服;鬓苍苍,头发花白。这句描述了作者年老的形象。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明代诗人李兼所作的《回次采石》,全诗情感深沉、意味深长,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和作者的愁绪。首联写千帆竞发的江上景象,气势磅礴;颔联描绘了山河辽阔的画面,富有地理特征;颈联借落霞孤鹜、江干辽阔展现壮丽景观;尾联则表达作者年华老去、功名未遂的感叹。全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示了诗人深深的忧国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回次采石》是唐朝诗人李兼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大约公元7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鼎盛,文化繁荣,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
李兼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青年时期就展露出非凡的诗才,成为当时文坛的一位新秀。然而,他的命运却多舛,曾在官场遭受挫折,一度被贬谪。这段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让他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在《回次采石》这首诗中,李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在一次旅程中回到采石矶的所见所闻。当时的采石矶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游玩。在这里,李兼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活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