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公济宿天竺寺赋闻泉

标题包含
同公济宿天竺寺赋闻泉
几晏林间宿,初闻况夜晴。 漱寒醒客梦,飞响应山鸣。 深涧松风静,幽人石室清。 谁人能为我,写此入琴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几处静谧的树林中留宿,初次听说现在的夜晚竟是晴朗的。 用冷冽的水洗漱使我从沉睡中醒来,嘹亮的鸟鸣回应着山中响起的回声。 深邃的山涧旁松涛寂静无声,岩穴中的隐士生活清净无尘。 谁能为我演奏这样的场景,让它们流入我的琴声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几晏:形容山林之间的静谧环境。 2. 林间宿:在树林中过夜。 3. 初闻:开始听到,这里指在夜晚寂静的时候突然听到泉水声。 4. 况夜晴:更加衬托出夜晚的晴朗。 5. 漱寒:用寒冷的水漱口,这里借指听见泉水的声音。 6. 松风静:风吹过松树的声音很平静。 7. 幽人:隐士、清心寡欲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8. 石室清:石屋显得非常清净。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自己在山林中的住宿经历,展现了夜晚晴朗的天空、清凉的泉水、呼啸的山风以及静谧的石室等景象。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知音的期待,希望能有人将这些美丽的景色用琴声表现出来,让人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同公济宿天竺寺赋闻泉》出自宋代诗人释契嵩之手。诗的全文如下:“月照秋香寺,山空夜涌泉。此声清到骨,何日洗尘缘。” 创作背景如下: 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儒家、佛教和道教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释契嵩作为一位高僧,他的一生都在钻研佛学经典,同时也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这首《同公济宿天竺寺赋闻泉》就是他在游览天竺寺时创作的。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北宋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释契嵩对佛学的追求。他在天竺寺修行期间,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创作了这首描绘山寺夜景的诗篇。 在诗中,释契嵩以月亮照耀下的秋香寺为背景,描绘了山中夜泉的情景。他以清澈的泉水为喻,表达了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审视和对尘世烦恼的解脱渴望。这首诗意境深远,展现了释契嵩对禅宗哲学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