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又次韵奉寄强令

标题包含
又次韵奉寄强令
冉冉流年年历新,仲春春日未盈旬。 何为万里青云士,来问双峰白发人。 诗思雅惊含老格,风神清爽惜芳辰。 况闻傲令陶元亮,蜡屐须来与我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新,二月春光尚未来满旬。 为何远方壮志之士,来访我这双峰之地的白发老人? 诗意高雅如同老树盘根,风采神韵清新犹如惜时花香。 更何况听闻那位骄傲的陶渊明,应该会穿着木屐来找我亲近。
去完善
释义
1. "冉冉":形容时间流逝的样子。 2. "流年":逝去的岁月,这里指过去一年。 3. "仲春":农历二月。 4. "盈旬":满十天,这里指过了十天的意思。 5. "青云士":指那些科举考试成功,在官场上步步高升的人。 6. "双峰":此处借指作者自己,因为他是两峰山人,这是他自称的方式。 7. "白发人":年纪大了的人,这里是作者自嘲的称谓。 8. "诗思":创作诗歌的想法。 9. "雅惊":被惊吓到的样子,这里指被诗友的才华惊讶到。 10. "含老格":形容年纪大的人的体态和风度。 11. "风神":精神风貌。 12. "清爽":清朗、爽朗。 13. "芳辰":美好的时光。 14. "傲令":高傲的县令,这里指陶渊明的角色。 15. "蜡屐":穿上木头鞋子。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以仲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首联“冉冉流年年历新,仲春春日未盈旬”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颔联“何为万里青云士,来问双峰白发人”则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岁月无情的感慨。颈联“诗思雅惊含老格,风神清爽惜芳辰”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诗歌创作的自豪和对美好生活的珍视。尾联“况闻傲令陶元亮,蜡屐须来与我亲”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的愿望,以及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次韵奉寄强令》是宋代诗人释契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40年左右,即宋仁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宋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诗歌创作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释契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在这首诗中,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美景,表达了与友人强令的深厚友谊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源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 在公元1040年左右,释契嵩在江西一带云游四方,与各地文人墨客交流切磋,结下了许多深厚的友谊。他与强令之间的友情便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同时,这一时期正是北宋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景象焕然一新。这些社会现象无疑为释契嵩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总之,《又次韵奉寄强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包括了诗歌创作的时间、释契嵩的个人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所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