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食日雨中

标题包含
寒食日雨中
漠漠行云晴复阴,野花垂湿晚沉沉。 游人莫怨天多雨,况在东臯春已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淡淡云朵悠悠飘,晴天雨后轮流转;原野花朵沾水滴,傍晚时分渐渐暗。游客别怪天公雨多,更何况是春日已然深深。
去完善
释义
1. 漠漠:迷茫的样子。 2. 行云:流动的云彩。 3. 野花:指田野中的花朵。 4. 垂湿:低垂着湿润的叶子或花朵。 5. 晚沉沉:傍晚时分天色昏暗。 6. 游:游玩。 7. 莫怨:不要抱怨。 8. 天多:天空中降水频繁。 9. 东臯:东边的田舍或者庄园。
去完善
赏析
《寒食日雨中》这首诗歌以一幅烟雨蒙蒙、花香弥漫的乡村景色为开篇,展现了暮春时节连绵细雨中盎然生机的自然景观。诗人从“漠漠行云”和“野花垂湿”的景象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湿润馥郁的氛围之中。接下来的两句,则是诗人在讲述游人对雨天特殊的情感——因应景而生发的欢喜与期待。而最后一句,则暗示了在乡村东臯处,春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又带有农家人的简朴和纯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食日雨中》是北宋时期著名僧人释契嵩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58年左右,此时契嵩正值壮年,对人生哲理和佛法教义有着深刻的体悟。在寒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诗人通过对雨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自然和人文哲理的感悟。 当时,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向宋朝过渡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佛教在这个时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释契嵩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的人生经历和所受教育使他具备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佛学修养。在这首诗中,他以雨中寒食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表达了他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