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其一
风吹一点云,散漫为春雨。
洒余松柏林,青葱枝可取。
持此岁寒操,手中空楚楚。
幽谷无人来,日暮意谁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拂动云朵,化作丝丝春雨滋润万物。雨水滴落在松树和柏林之间,使它们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严寒中生长的松柏,依然坚挺无比。然而在这幽深的山谷之中,没有人烟,只有夕阳渐渐西下,内心感到无比的孤独。
去完善
释义
1. “风吹一点云”:指春风吹散天空中的云朵,此处“点云”是形容云彩分散的样子。
2. “散漫为春雨”:描述云朵散开之后化作了春天的细雨。
3. “洒余松柏林”:指春雨洒在松柏林上。“余”表示“我”,这里诗人以第三人称自述,同时使诗歌更具意境。
4. “青葱枝可取”:形容雨后松树和柏林的枝叶显得更加茂盛,表达出春雨滋养万物的效果。
5. “持此岁寒操”:描述保持松柏四季常青的品质。“岁寒操”寓意坚守节操,不畏严寒。
6. “手中空楚楚”:意为虽然怀揣坚定品质,却无用武之地。此处“楚楚”表现出诗人对自己的担忧和无奈之情。
7. “幽谷无人来”:描绘山谷寂静、人迹罕至的场景。
8. “日暮意谁与”:感叹在这寂静的环境中,夕阳西下时,能与谁分享自己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雨后的景色,风和日丽,云彩被风吹散,化作春雨滋润大地。诗中写到,雨水落在松柏树上,使其枝叶更加青翠可爱。诗人以此比喻坚韧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
接下来,诗人以“楚楚”形容手中的空虚,表明尽管他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但却没有遇到知音,感到孤独。最后,诗人表达了在幽静的山谷里,日暮时分,心中情感的无处倾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意 其一》是北宋时期僧人释契嵩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仁宗时期(公元960年-1063年)。释契嵩作为一介出家人,他与世无争,向往淡泊宁静的生活。
在宋代,佛教文化盛行,僧人群体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敬重。与此同时,由于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人士大夫热衷于追求禅意和人生哲理。释契嵩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作出这首情感真挚的诗歌。
诗人以“天地英雄”开篇,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人间纷争的无奈。他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寻内心的一片净土。随后,诗人又以“渔樵江渚”描绘出一幅恬静优美的山水画卷,寓情于景,表达出自己向往田园生活的美好愿景。在这首诗中,释契嵩通过对比英雄与渔樵的生活方式,传达了诗人出世的思想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