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怀越中兼示山阴诸明士

标题包含
怀越中兼示山阴诸明士
厌见人境喧,清游忆灵越。 东南千万山,浮青满寥泬。 从来鉴中景,形胜人间绝。 月湛换鹅溪,云起藏书穴。 客子若飘蓬,遽与故人别。 尺素未及通,芳草已云歇。 所悲行路难,俯仰损名节。 鸣鴈欲东飞,寄语谢明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厌倦了人世间的喧嚣,我渴望那宁静的诗画江南。 看那东南方向的千万青山,它们静静地躺在空旷的天空下。 那些美丽的景色啊,仿佛仙境一般,令人叹为观止。 月光洒在换鹅溪上,波光粼粼;云朵从藏书的洞穴升起,如梦如幻。 我这个漂泊的人,突然就要和好朋友分别了。 还没来得及传递音信,那路边的芳草就已经凋谢了。 最令人悲伤的是,行路之难,让我们无法自如地面对这个世界。 就像那即将展翅高飞的雁儿,我要感谢你带来的那轮明亮的月亮。
去完善
释义
"越中":指越州地区,今浙江绍兴一带。 "山阴":指绍兴府的山阴县。 "灵越":指灵鹫山,位于越州。 "东南千万山":东南地区有众多山峦。 "浮青":形容山峦青翠的样子。 "寥泬":指空旷的天空。 "鉴中景":鉴湖中的景色。 "形胜":地势险要。 "换鹅溪":位于绍兴的鹅溪。 "云起藏书穴":此处比喻富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客子":离家在外的人,诗人自喻。 "飘蓬":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 "故人":旧友,这里指山阴诸明士。 "尺素":书信。 "芳草":代表美好的时光。 "行路难":表示诗人行旅艰难的心情。 "鸣鴈":鸿雁,大雁。 "明月":诗人用于寄托情感的对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厌倦世俗喧嚣的隐居心态开篇,进而展现出一幅江南山水画卷。东南连绵的山峦在广阔的天际间铺展开来,为读者营造出一个清静的世界。"从来鉴中景,形胜人间绝",诗人以饱蘸情感的笔触描绘出越中的景色,凸显了这里的秀丽风光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紧接着,诗人借月夜、云雾等自然意象渲染气氛,传达出一种隐逸山林的生活理想。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友人分别的无奈和对远方故人的牵挂之情。然而,尽管离别惆怅,诗人仍保有高昂的志气,表达了坚守名节的坚定决心。 在结尾部分,诗人以鸿雁传书的故事寄托自己的思念,以此安慰友人与自己一同分享这份远离尘世纷扰的静谧时光。整首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既展现了诗人对越中山水的赞美,又抒发了个人幽微的心绪,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怀越中兼示山阴诸明士》是宋代诗人释契嵩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在怀念越中山水的过程中,对山阴地区诸多贤能之士的敬仰之情。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释契嵩以禅宗信仰为基础,努力弘扬佛法,力图使佛学在社会上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在这段时间里,释契嵩游历江南各地,通过游山玩水来体验自然界的宁静和谐,以此感悟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哲理。这首诗便是他在游历过程中的心灵写照。 越中即指今浙江绍兴一带,历史悠久,山水秀美,自古为文人墨客所钟爱。在诗人的眼中,越中的山水仿佛是他的知己,能倾听他内心的声音,激发他创作的灵感。山阴诸明士则是当地的有识之士,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行高洁,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他们对这些贤能之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