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居剡寄郑天和

标题包含
居剡寄郑天和
金庭洞在桐栢山,山高一万八千丈。 中有神仙不死区,郁郁黄云覆其上。 透岩流壑绕四旁,面势参差皆意向。 鸡登天姥有时闻,鹤在沃洲何待放。 彩衣大胜宫锦袍,白发奉亲仍敬养。 异才争出辅清朝,爽气自惊游碧障。 古来无位有重名,吾家谪仙陆鲁望。 平生愿到犹不谐,矧复区区走俗状。 桃源康乐旧乡存,路接风烟甘远往。 渡江正谓九华丹,石笋飞泉归指掌。 鸾翔鹄浴传异时,列岫方池闲想像。 剡溪随处可卜居,乘兴扁舟正相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庭洞位于桐柏山,山高耸入云,达一万八千丈。山上有神秘的仙境区域,被浓郁的黄色云雾笼罩。四面八方都是悬崖峭壁和沟壑,形态各异,充满诗意。有时听到天上的鸡鸣声,白鹤在沃洲(西湖)飞舞,不需人为释放。这些奇景让华丽的宫廷服饰都黯然失色。白发苍苍的老人仍然恭敬地侍奉双亲。 许多有才之士争先恐后地为朝廷效力,志得意满。自古以来,没有地位的人也有很高的声誉,如我家中的谪仙——陆鲁望。尽管他一生都希望来到此地,但终究未能如愿。桃源、康乐等地仍有昔日风情,但通往这些地方的道路已经变得遥远而艰辛。想要抵达九华丹的胜地,需要渡过江河。那时鸾凤飞翔,天鹅沐浴,美景传说不一。剡溪周边有许多适合居住的地方,随时可以乘着兴致乘坐小舟拜访。
去完善
释义
1. 金庭:位于浙江省嵊州市金庭镇,传说为王羲之晚年居住的地方。 2. 桐栢山:即天姥山,位于浙江省新昌县。 3. 不死区:指传说中仙人生活的地方。 4. 黄云:指云雾缭绕的景象。 5. 天姥:即天姥山,位于浙江省新昌县。 6. 沃洲:位于浙江省新昌县。 7. 彩衣:古代孝子以彩衣娱亲,这里指孝顺的行为。 8. 宫锦袍:皇宫中穿的锦绣长袍,这里形容衣着华丽。 9. 白发:指年老的父母。 10. 敬养:尊敬赡养。 11. 异才:有特殊才能的人。 12. 爽气:爽朗的气质。 13. 碧障:绿色的屏障,这里指翠绿的群山。 14. 谪仙:被贬谪的神仙,这里指陆鲁望。 15. 矧:何况。 16. 区区:形容庸俗的样子。 17. 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 18. 康乐:指南朝文学家谢灵运,曾担任康乐公。 19. 九华丹:道家炼丹术的一种,相传在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修炼而成。 20. 石笋飞泉:形容山泉从山崖间倾泻而下,如同石笋一般。 21. 鸾翔鹄浴:比喻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 22. 列岫:罗列的山峰。 23. 方池:正方形的水池。 24. 剡溪:位于浙江省嵊州市,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提到的河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的隐逸生活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描绘金庭洞、桐栢山等壮丽的自然景观开篇,展现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随后,通过引用天姥山、沃洲山等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彩衣大胜宫锦袍,白发奉亲仍敬养”,表达了诗人尊敬孝道,关心亲人的情感。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古往今来的贤人志士,如谪仙人李白和陆鲁望,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成就的赞美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期许。最后,诗人以描述剡溪的美景作结,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居剡寄郑天和》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离繁华都市,在剡地过着宁静的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大约公元8世纪。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诗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随着社会的繁荣,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官场腐败等。这些问题对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们开始反思社会现象,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李易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担任过官员,但因看不惯官场的黑暗,辞去了官职,选择了隐居生活。他在剡地度过了多年的岁月,体验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种生活经历使他对自然有了深刻的体会,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对文人墨客有着很高的尊重。许多文人喜欢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种现象对李易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