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福州南涧寺
万里重山遶福州,南横一道见溪流。
天边飞鸟东西没,尘里行人早晚休。
晓日青山当大海,连云古堑对高楼。
那堪望断他乡目,只此萧条自白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漫长曲折的山路,终于来到了美丽的福州,沿着一条蜿蜒的溪流漫步。
抬头看到飞鸟在天际划过,消失在地平线两端;低头看路上的行人,他们来来往往,不知何时才能歇息。
阳光洒在青山之上,仿佛是大海的尽头,而连绵不断的云层则映衬着高楼的壮丽。
遥望远方,不禁想起自己的家乡,眼中满是寂寞和忧伤。在这样萧瑟的景色中,我独自白发苍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福州:今福建省福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2. 南涧寺:具体寺庙未详,推测位于福州南部。
3. 重山:连绵不断的山峦。
4. 东西没:指鸟儿朝东西两个方向飞翔直至消失在视野中。
5. 尘里行人:指旅途中的行人。
6. 早晚休:指行人们早晚休息。
7. 晓日:早晨的太阳。
8. 当大海:面对广阔的大海。
9. 连云:与云相连,形容古堑之高。
10. 对高楼:与高楼相对,显示古堑之宽阔。
11. 那堪:表示无法承受的程度。
12. 他乡目:在他乡的眼光中。
13. 萧条:形容孤独凄凉的环境。
14. 自白头:自己独自愁白了头。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万里重山遶福州,南横一道见溪流”为全诗之眼,以磅礴的笔力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诗人用“万里重山”来形容福州周围山脉的深远,暗示了此处地处偏远、人烟稀少;而“南横一道”则形象地描绘出福州南涧寺所在的地理位置。这里山环水绕,虽略显荒凉,但颇有隐逸之风。
颔联“天边飞鸟东西没,尘里行人早晚休”两句,表达了漂泊不定的人生感慨。无论是天空中的飞鸟,还是尘世中的行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和归宿。这里的“东西没”与“早晚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颈联“晓日青山当大海,连云古堑对高楼”继续展示福州南涧寺周围的景色。“晓日青山”象征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而“连云古堑”则代表了历史的沉淀。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岁月沧桑、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画面,令人感叹时光的无情。
尾联“那堪望断他乡目,只此萧条自白头”为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诗句,表达了远离故乡、漂泊异乡的无奈与悲哀。这种情感在这两句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变得更加深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福州南涧寺》是唐代诗人周朴的一首咏史抒怀诗。此诗创作于唐末时期,周朴作为一位饱经沧桑的文人,在此阶段经历了官场的失志、人生的困厄以及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
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的唐末乱世,朝政腐败,国力衰微。周朴因性格刚直不阿,不愿趋炎附势,官场失意,晚年更是以鬻文卖字为生。在这特殊时期,他游历名山大川,寄情山水之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
福州南涧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于南北朝时期,历史悠久。周朴游览于此,登高望远,俯瞰福州风光,内心涌动着感时忧国的情怀。他以诗言志,描述了佛教圣地南涧寺的壮丽景色,以及岁月沧桑下的寺院风貌,同时也寄予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