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来访是年天不雨梅亢热异常书数韵述怀且以赠之

标题包含
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来访是年天不雨梅亢热异常书数韵述怀且以赠之
伯玉不我过,过我必六月。 老天雨不梅,五行一乃绝。 亢离单用事,赤乌赤如血。 人寰何辠辜,几欲炮烙杀。 左手解衣襟,右手不停箑。 脱帽无奈何,而况可腰折。 西望禽鬼焦,东望金鱼涸。 前山牛眠洿,亦复如火发。 相携将安之,只合坐论说。 伯玉老先辈,家传洞林诀。 谈辩管郭雄,五鬼皆避易。 借君铁拄杖,蹴踏六月雪。 为我买雪山,斵冰作天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伯玉不愿来访我, 来拜访必定是六月时。 老天不下梅子雨, 金木水火土中缺一(断绝生机)。 青云独自行事, 红乌鸦血红如火。 人间有何罪过, 几乎被烧死。 左手解开衣襟, 右手挥扇不止。 脱下帽子也无济于事, 何况要弯腰鞠躬。 西面看到禽鸟焦头烂额, 东面看到金鱼干涸无水。 前山的牛在泥潭里打滚, 也同样如火烧身。 相互扶持要往何处去, 只有坐下来谈论。 伯玉老先生, 家传山林秘诀。 谈论辩论不输管郭, 五鬼都会躲避。 借用您的铁制拐杖, 踢踏出六月的飞雪。 请替我购买雪山, 砍冰建个天空洞穴。
去完善
释义
1. "伯玉":指毛伯玉,作者的朋友,他曾于六月廿七日来访。 2. "不我过,过我必六月":这句是说毛伯玉平时不来拜访,但一来就是六月。 3. "老天雨不梅":这句话描述了当时天气干旱的情况,"雨不梅"表示没有下雨。 4. "五行一乃绝":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里是说由于长期不下雨,导致农作物枯萎。 5. "亢离单用事":亢离表示炎热的太阳,这里形容炎热天气。 6. "赤乌赤如血":乌即太阳,赤如血表示太阳像血一样红,也暗示天气炎热。 7. "人寰何辠辜":人寰指人类社会,这句在问为何人类社会要遭受这样的苦难。 8. "炮烙杀":炮烙是一种古代酷刑,这里用来形象地表达天气炎热难熬。 9. "左手解衣襟,右手不停箑":箑是指扇子,这句描绘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天用手解开衣襟并用扇子扇风的场景。 10. "脱帽无奈何,而况可腰折":无奈何表示无法忍受,腰折意指弯腰,这句表达了作者在炎热天气下脱下帽子也无法忍受的痛苦。 11. "西望禽鬼焦,东望金鱼涸":这两句表达了四周环境受到炎热天气的影响,禽鬼焦意味着鸟类死亡,金鱼涸则意味着池塘干涸。 12. "前山牛眠洿,亦复如火发":牛眠洿是指牛被炎热天气困住,无法动弹,如火发则表示周围环境就像火山爆发一样热。 13. "相携将安之,只合坐论说":这句意思是作者和毛伯玉一起寻找避暑的方法,只好坐下来谈论这个问题。 14. "伯玉老先辈,家传洞林诀":这两句是对毛伯玉的赞美,说他家是道教的传人,精通道教秘诀。 15. "谈辩管郭雄,五鬼皆避易":管郭雄是指战国时期的大臣管仲和郭偃,这里的意思是毛伯玉口才好,连五鬼都不敢靠近他。 16. "借君铁拄杖,蹴踏六月雪":这句是作者的想象,想借助毛伯玉的铁拄杖,在这炎热的夏天创造出一片六月飞雪的景象。 17. "为我买雪山,斵冰作天穴":这句表达了作者渴望能找到一座雪山,凿开冰块作为避暑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来访是年天不雨梅亢热异常书数韵述怀且以赠之》,作者为方逢振。诗中描述了夏天炎热的情景以及他与毛伯玉的相遇,表现出了诗人渴望消暑和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伯玉不我过,过我必六月”,点明毛伯玉的到访时间是在夏天,以此引出了接下来的炎热场景。颔联“老天雨不梅,五行一乃绝”,意为气候干旱导致作物无法生长,这种反常现象使得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加深。颈联和颔联通过描绘太阳、气温和动植物所受到的影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炎炎夏日的感受,以及对恶劣天气下生活的焦虑。 接下来,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来表现其因炎热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在炎炎夏日里,诗人既无法忍受高温带来的炎热,也无法抵抗凉风对他的诱惑;当他看到旱灾对周边生物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时,内心感到极大的震撼和无奈。同时,诗人还借用了寓言故事表达对气候异常的不满和对未来生活充满忧虑的心境。 尾联则转向与毛伯玉的对话,透露出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从对方家中了解到一些有关人生哲理和智慧的知识,感叹毛伯玉是值得尊敬的老前辈。最后两句“借君铁拄杖,蹴踏六月雪”和“为我买雪山,斵冰作天穴”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希望能借助毛伯玉的智慧和力量改变眼前的困境,寻找一片清凉的世界。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令人回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来访是年天不雨梅亢热异常书数韵述怀且以赠之》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方逢振所创作。诗题中的“毛伯玉”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人,与方逢振交往甚密。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正处于与金国对峙的局势之中,国家政治较为动荡,经济和文化相对繁荣。尽管南方地区的气候相较于北方要温和许多,但在炎热夏季,极端天气也常常给人们带来困扰。在诗中提及的“天不雨梅亢热异常”就是描述当年持续的旱情和异常炎热的天气。 此外,在这一年间,诗人方逢振的人生经历也比较丰富。他曾在官场任职,因厌倦腐败的政治氛围而退隐田园,致力于文学创作。他与毛伯玉的交情深厚,二人常在一起交流诗歌创作的见解和心得。此诗便是他们在夏天某日相聚时,诗人有感而发所作,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