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峡中和卜彦才韵

标题包含
峡中和卜彦才韵
尹躬乐不在耕莘,乐在明明以及民。 贪看回头多应错,偶闻变色始知真。 圣贤气象心为大,天地根萌人是仁。 认著濂溪窗草意,自家胸次一般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尹躬的愉悦并非在于耕耘和收获,而是在于光明照耀着百姓的生活。 我们过于关注小事情,反而错失了真正重要的东西。偶尔听闻一些事情时,我们的脸变得苍白,那才是真相的开始。 那些有高尚品德的人胸怀宽广,他们以人为核心,让世界充满仁爱。 理解朱熹所说的寓意,我们的生活才会如同春日里嫩绿的树叶般充满生机。
去完善
释义
【尹躬】指伊尹,商朝的开国君主。他以太甲的名义发布了“伊训”、“肆命”和“徂后”等政令。 【耕莘】伊尹曾居于莘野,种植五谷以自给自足,后来受到汤的赏识而担任丞相。这个词语用来赞美尹躬的高尚品质。 【明明及民】语出《尚书·大禹谟》:“明哲保身,显扬厥德,荒度庶征。”这句话的意思是明了的品德和能力可以用来保护和教导人民。 【贪看回头】比喻过分关注细枝末节,而忽略了大是大非。 【圣贤气象】指有德之人的形象与风貌。 【天地根萌人】语出《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认为人性是天命赋予的,是万物的根本。 【濂溪窗草意】借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描绘窗前草意向学生们传达道德情操的重要性。 【自家胸次一般春】描述个人内在的品质如同春天的草木一样美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破题明志,表达出诗人在行政事务之余,最大的乐趣在于关心百姓,服务民生。这种快乐并非局限于耕作农耕,而是源于精神上的满足。 颔联诗人笔锋一转,批判那些只看表面现象、不深入了解民情的行为,是值得反思的;而听到百姓疾苦后的改变,才是真实的反应。这表现了诗人关注现实,深入体察人民疾苦的精神品质。 颈联中,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要以一种博大宽容的心态来理解圣贤之道,并从天地万物中汲取生命之根本——仁爱。这是诗人对于人生态度和执政理念的一种深层次的思考。 尾联诗人以濂溪草的意象来自比,表明自己胸怀宽广,心中充满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情感真挚,主题鲜明,充分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主义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峡中和卜彦才韵》,是由明朝诗人方逢振所创作的。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初期,也就是公元1368年至1644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方逢振历经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他的家境逐渐衰落,这使得他在青年时期便不得不外出谋生。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卜彦才。他们一起游历山水,探讨学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明朝初期,社会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也逐渐恢复。这为文人们的交流与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方逢振在这个时期写下了许多诗歌,以表达他对自然、友情以及人生的感悟。这首《峡中和卜彦才韵》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