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潭精舍月夜偶成
茅屋三间一坞云,此窝真足养吾神。
不知逐鹿断蛇手,但见落花啼鸟春。
石几梅瓶添水活,地炉茶鼎煮泉新。
古今天地何穷尽,愧我其间作散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简陋的三间茅屋坐落在云雾之中,这个窝确实足以让我感到安宁。不用去担心追逐名利,只见春天的落花和鸟儿啼鸣。在石头茶几上摆放着梅花花瓶,注入活水;地上的炉子煮着新鲜的泉水。古今之间,天地无穷,而我却只在此处做一个闲散之人,真是惭愧。
去完善
释义
1.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2. 一坞云:指云雾环绕的山坞,此指居住环境幽静。坞,四面环山的地方。
3. 逐鹿:追逐名利地位的行为。
4. 断蛇手:这里指手段毒辣、心狠手辣的人。断蛇,《左传·宣公四年》有载,楚国卞邑宰斗子文以毒蛇制敌手。
5. 石几:一种长条形的石头茶几。
6. 梅瓶:一种口小肚大的陶瓷瓶子,用于插梅花或放置其他花。
7. 地炉:地面上的炉火。
8. 茶鼎:煮茶的鼎。
9. 散人:无官职在身,闲散自在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方逢振在风潭精舍的月夜创作的。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态度的追求。
首联“茅屋三间一坞云”描述了诗人居住的简陋环境,虽然房子简陋,但却充满了诗意,四周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里的“此窝真足养吾神”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觉得这个地方足以让他得到精神的滋养。
颔联“不知逐鹿断蛇手,但见落花啼鸟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超脱和淡泊名利的态度。他并不关心那些追逐名利、争权夺利的人,而是欣赏眼前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聆听鸟儿的啼鸣。
颈联“石几梅瓶添水活,地炉茶鼎煮泉新”描绘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享受生活的情景。他用石几摆放梅瓶,给瓶子加水,使梅花更加生动;用地炉烧茶,品尝新鲜的泉水,这些都是非常闲适的生活细节。
尾联“古今天地何穷尽,愧我其间作散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自古以来,天地无穷无尽,相比之下,自己在这其中过着悠闲的生活,实在有些惭愧。然而,诗人并不为此感到悔恨,反而觉得自己有幸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是一种难得的福气。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哲学和人生观,使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风潭精舍月夜偶成》是明朝诗人方逢振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这一时期正是明朝初期的鼎盛阶段。
在创作这首诗时,方逢振正值中年,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担任元朝官员,后归顺明朝,担任过地方官职。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写个人情怀为主,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明朝刚刚建立不久,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文化艺术繁荣。方逢振作为一名有才华的文人,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美的诗篇。这首《风潭精舍月夜偶成》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