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标题包含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 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 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鴈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 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沦为俘虏的心绪如何,正值贫困荒野的九月初。 深秋身在异乡的节日,接到一封来自故人的信。 对着美酒情谊无限,开启信件思念不已。 感叹时空的寂寥,怀旧的心情难以平静。 大雁飞离平原远去,烟雾消散在大漠中。 登上高台向南望去,掩面流泪看着双鲤传情。
去完善
释义
1. 李都尉:指汉朝的李陵,曾率兵抗击匈奴,后因粮尽援绝而投降。汉武帝时以都尉职侍卫武帝左右。这里用以代指作者。 2. 重阳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3. 苏属国:指汉代苏武。他曾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始终坚守汉节,后得归。这里是借指与作者通信的人。 4. 降虏:这里指李陵投降匈奴一事。 5. 穷荒:贫瘠荒凉的边地。 6. 三秋:秋天,秋季。古人将秋季分为孟秋、仲秋和季秋,总称“三秋”。 7. 异乡节:在他乡过的节日。 8. 开缄:打开信封。 9. 思有余: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10. 感时:感叹时光流逝。 11. 空寂:空旷寂静。 12. 怀旧:怀念往事。 13. 踌躇:犹豫不决。 14. 鴈尽平沙迥:描述大雁飞离平原,消失在远处沙漠的景色。 15. 烟销大漠虚:烟雾消散在大漠之中,显现出辽远的空间。
去完善
赏析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这首诗描绘了李都尉在重阳节这天收到了远方的故友苏属国的书信。诗中通过描述秋天的景色以及人物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边塞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作于唐朝时期,公元785年。此时的诗人白行简已经远离宫廷,他以隐居的形式表达了他对时政的不满。在这首诗歌里,白行简借重阳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抒发了自己作为戍边将领的豪情壮志和思乡之情。 在诗人生活的唐朝时期,边疆战争频繁,戍边将领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与此同时,他们也要承受长期离家、思念亲人的痛苦。重阳节这天,诗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家书,这让他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以饱满的激情描绘了边疆风光,表达了对国家忠诚的热爱。同时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成为了唐朝戍边将领心声的写照,展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下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