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从何处来

标题包含
春从何处来
欲识春生处,先从木德来。入门潜报柳,度岭暗惊梅。 透雪寒光散,消冰水镜开。晓迎郊骑发,夜逐斗杓回。 淑气空中变,新声雨后催。偏宜资律吕,应是候阳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要了解春天的生机所在,应当先观察树木的生长特点。进入大门时悄悄报告柳树的萌芽,翻越高山时不禁惊讶于梅花的悄然绽放。 雪后的阳光穿透白雪散发出寒气,冰块消融使得湖面如明镜般清澈。早晨出门迎接远方的风景,夜晚伴随着北斗七星的转动返回。 和煦的气息在空气中变幻莫测,新的声音在雨后在催促着生长。它适应了乐律的变化,应该是春天阳台上的奇观。
去完善
释义
《春从何处来》是唐代诗人白行简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下面是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的注释: 1. 木德:古代五行学说中的术语,代表东方,这里用来表示春天的到来。 2. 入门潜报柳:这句是说春天悄悄地来到人间,让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 3. 度岭暗惊梅:这句是说春天越过山岭,使得梅花绽放,给人带来惊喜。 4. 透雪寒光散:这句是说阳光穿透白雪,使得寒冷的气候逐渐散去。 5. 消冰水镜开:这句是说冰雪消融,水面如镜子般平静。 6. 晓迎郊骑发:这句是说早晨在郊外骑马踏青,迎接春天的到来。 7. 夜逐斗杓回:这句是说夜晚随着北斗星斗转星移,回到原位,意味着时间的推移。 8. 淑气:指春天的温和之气。 9. 新声雨后催:这句是说春雨过后,各种声音催促着春天的到来。 10. 偏宜资律吕:这句是说春天最适合调整音乐的韵律和音阶。 11. 应是候阳台:这句是说春天应该出现在适合观赏花卉的阳台上。
去完善
赏析
《春从何处来》是唐代诗人白行简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从何处来》是唐代诗人白行简的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00年左右,正值唐朝中晚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白行简作为一名官员,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他曾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权贵的排挤,也曾因为才华横溢而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这些人生际遇使得他对春天的感受更加深刻,也更加懂得珍惜自然之美。 在唐代中期,由于国力的强盛,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重视自然风光,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社会风气对白行简的影响也很大,他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春从何处来》一诗中,白行简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他通过问“春从何处来”这一设问,引发了读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想象,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