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夫子鼓琴得其人

标题包含
夫子鼓琴得其人
宣父穷玄奥,师襄授素琴。稍殊流水引,全辨圣人心。 慕德声逾感,怀人意自深。泠泠传妙手,摵摵振空林。 促调清风至,操弦白日沈。曲终情不尽,千古仰知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敬的宣父(孔子)深入探索玄奥之道,师襄教授人们纯洁之琴。相较其他流畅的音乐片段,完全能够分辨出圣人(孔子)的内心世界。以道德为基础的音乐让人们感动至极,怀抱着深厚的心意。美妙的演奏手法让音乐在寂静的环境中回荡,音色此起彼伏。清新的曲风仿佛引导着清风的到来,而精心的弹奏让人感受到白日的安宁。一曲终结,但情感却难以割舍,这种音乐,千百年来一直令世人敬仰、赞赏。
去完善
释义
1. 宣父:指孔子,字仲尼,尊称宣父。 2. 师襄:古代著名的琴师,亦作师旷、师文等,历史上有多种说法。 3.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4. 流水引:古琴曲名。据《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载,此曲是孔子向师襄学琴时所作。 5. 全辨圣人心:这句话是说孔子创作了《流水引》这首曲子,完美地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 6. 慕德声逾感:对德行的高尚越发感到敬佩。 7. 怀人意自深:关怀他人之情更加深厚。 8. 泠泠:形容声音清越悠扬。 9. 妙手:指弹琴的高超技艺。 10. 摵摵:象声词,形容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 11. 促调清风至:指弹出的音调清新宜人,如同微风拂面。 12. 操弦白日沈:弹奏着琴弦,阳光渐渐暗淡。 13. 曲终情不尽:曲终而情感仍然难以忘怀。 14. 千古仰知音: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敬仰那些能够理解他人心意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是诗人白行简歌颂孔子的作品。诗人首先提到孔子钻研乐理之深,其技艺得到了师襄的传授。诗人在描述孔子的音乐才艺时,用到了“宣父”和“师襄”两个典故,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 诗人通过观察孔子的演奏,领悟到孔子的品德和感情,表现出诗人对孔子的崇敬之情。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写音乐之声的传播和影响,表现了孔子的音乐感染力之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夫子鼓琴得其人》,是唐代诗人白行简的作品。诗中的“夫子”指的是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这首诗中,白行简通过描述孔子的音乐才能和品德,表达了对孔子及其学派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朝中期,这个时期正是儒学复兴的时期,儒家学说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白行简作为一名文人,对儒家的学说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儒学的推崇和对孔子的尊敬。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白行简正处于他人生的鼎盛时期,他在文学、政治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成就。然而,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科举考试的不公、官场的黑暗等。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孔子的教诲,也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真挚的情感。 这个时代背景知识主要包括: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经济、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了主流思想,受到了广大文人和百姓的尊崇。此外,唐朝还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高峰时期,音乐文化和技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