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过桐庐

标题包含
雨过桐庐
江势西来弯复弯,乍惊风物异乡关。 百家小聚还成县,三面无城却倚山。 帆影依依枫叶外,滩声汩汩碓床间。 雨蓑烟笠严陵近,惭愧清流照客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字驰黄,号初白,浙江海宁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晚明文学家查伊璜,父亲则是清朝初期的重要文人查昇。因家门遭逢变故,生活坎坷,使他早年...查看更多
小王。🌸
去完善

译文
江水向西曲折流淌,初来这里感叹风光景物仿佛身在他乡。 一座小县城由许多人家组成,三面没有城墙但背靠青山。 帆船的剪影在枫叶下若隐若现,河滩的声音如同水碓舂米时发出的声响。 身穿雨披头戴斗笠的人像极了古代的严子陵,让我羞惭于面对这清流的洗礼。
小王。🌸
去完善
释义
1. 江势:江河的形势。这里指江水流动的方向。 2. 西来:从西方流过来的河流。这里指的是长江上游的来水。 3. 弯复弯:连续转弯的地方。这里形容江水的曲折流动。 4. 风物:风光景色。 5. 异乡关:古代指离故乡很远的地方。 6. 百家:形容人烟稀少的小镇。 7. 小聚:人口聚集较少的地区。 8. 成县:成为县的行政单位。这里指这个小聚的人口已经足够设立县了。 9. 三面无城:三面没有城墙的城市。这里形容桐庐县城的格局。 10. 倚山:靠山而建。 11. 帆影:船帆的影子。 12. 依依:形容摇曳不定、不断飘动的样子。 13. 枫叶:枫树的叶子,秋天会变红。 14. 滩声:河流中的滩涂发出的声音。 15. 汩汩:形容水流的声音。 16. 碓床:舂米工具的一种,用石头或木头制成,用来把稻谷砸碎以取得米粒。 17. 雨蓑:防雨的斗篷。 18. 烟笠:冒烟的斗笠。这里是形容山间雾气弥漫的样子。 19. 严陵:严子陵,原名庄光,字子陵,汉朝南阳人。他曾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即位后,他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浙江富春江畔钓鱼。后人称他为“严先生”,富春江也被称作“严陵濑”。 20. 惭愧:自我谦称,表示对他人的敬仰和对自身能力的谦虚。 21. 清流:清澈的水流。这里指富春江的水。 22. 照客颜:映照出游客的脸庞。
小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查慎行在桐庐所见的美好景致。首联通过江水的蜿蜒曲折和异乡风物的惊奇之情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景象;颔联则进一步描述了桐庐这个小县的特色,依山傍水,展现出一派宁静致远的风光;颈联则是细节的描绘,风中飘扬的帆影、秋日的枫叶、湍急的水声、木质的碓床都增添了自然和生活的气息;尾联则以隐士严陵自喻,表达了诗人对清流品质的向往和对自己的鞭策。整首诗以自然流畅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富饶美丽的山水画,充满了诗人的感慨和沉思。
小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过桐庐》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康熙年间,此时正是清朝国力强盛的时期,但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查慎行在人生经历上曾受到朝廷的猜忌和排挤,但他依然保持着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这首诗通过描绘雨过桐庐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矛盾。
小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