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夜次潘岷原韵

标题包含
寒夜次潘岷原韵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乌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字驰黄,号初白,浙江海宁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晚明文学家查伊璜,父亲则是清朝初期的重要文人查昇。因家门遭逢变故,生活坎坷,使他早年...查看更多
TorieZ
去完善

译文
一阵西风吹过,带来熟悉的楚地之声,我躺在床上,听到落叶敲打窗户的声音。不知道是十月的寒冷太重了,还是半夜的棉被太薄了,我觉得有些冷。寒冷的月光下,冻得哀鸣的小鸟让我更加感到寒冷;而夜晚饥饿的老鼠,也出来寻找食物,让人心生恐惧。回到家中,梦中的江湖依然广阔无边,当我微醺醒来时,突然想出了这一句诗。
TorieZ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指秋风,即此诗的季节背景是秋天。 2. 楚声:中国古代楚国地区的音乐风格。这里用来形容风声。 3. 卧闻:躺着听到。 4. 落叶打窗鸣:窗外落叶的声音。 5. 十月江寒:农历十月,天气寒冷。 6. 三更:半夜时分,即子时。 7. 布被:棉絮做的被子。 8. 霜压啼乌:寒冷的霜气使得乌鸦哀鸣。 9. 夜骄:夜晚活跃的意思。 10. 饥鼠阚灯明:饿老鼠在灯光下窥探寻找食物。 11. 江湖阔:宽阔的江河湖海,这里可以理解为江湖上遥远的地方。 12. 薄醉:稍微有点醉意。
TorieZ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西风”、“落叶”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天氛围。“一片西风作楚声”中的“楚声”指的是古代楚国地方的音乐或歌曲,这里借用这种音乐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接下来的“卧闻落叶打窗鸣”则通过听觉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而“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则表现出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突然感到被子轻薄,这种体验既揭示了季节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 接下来的两句“霜压啼乌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分别通过对鸟和鼠的描绘,表现了夜晚的寂静和生活的艰辛。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描绘技巧,同时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生动的生活场景。 最后两句“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这里的“还家”可能意味着诗人回到了家乡,而“梦绕江湖阔”则表现了他对广阔世界的向往。最后的“薄醉醒来句忽成”则透露了诗人酒后兴起的创作灵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界的感慨和憧憬。
TorieZ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夜次潘岷原韵》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在公元1709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时期正值康熙末年,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然而朝政日趋腐朽,民间疾苦渐增。 查慎行为康熙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深谙宫廷礼仪与官场纠葛。作为文人官僚,他既渴望实现政治抱负,又担忧时局险恶。因此,他在诗作中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人生际遇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在寒夜中对人生的感慨。在康熙末年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作者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既感慨国家的命运,又担忧个人的未来。这种复杂的情感体现在诗句中,使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TorieZ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