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青溪口号·其四

标题包含
青溪口号·其四
来船桅竿高,去船橹声好。 上水厌滩多,下水惜滩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字驰黄,号初白,浙江海宁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晚明文学家查伊璜,父亲则是清朝初期的重要文人查昇。因家门遭逢变故,生活坎坷,使他早年...查看更多
(^-^)/爱溜达滴酱
去完善

译文
船儿驶来,高高的桅杆耸立;离去时,悠扬的橹声回荡。逆水上行,满是坎坷的河滩令人疲惫;顺水而下,却惋惜着平静的河滩渐行渐远。
(^-^)/爱溜达滴酱
去完善
释义
《青溪口号·其四》是清朝诗人查慎行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注解: 1. 青溪:指的是河流名,具体位置可能因上下文不同而有所差异,此处应该是指浙江杭州的一条清澈的小河。 2. 口号:一般指短小的诗句或者短语。 3. 来船桅竿高:意为来自上游的船只船桅高耸,说明船大且满载货物。 4. 去船橹声好:表示离港口的船,摇橹的声音听起来和谐,意味着船已空载或负载较轻,便于航行。 5. 上水:沿着河流向源头行进的方向称为“上水”。 6. 滩多:由于水流速度慢,船只在航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险滩,需要拉纤才能通过,使得水上运输颇为艰辛。 7. 下水:沿河流向下游方向行进称为“下水”。 8. 惜滩少:意指船只下行时,对沿途的险滩有所惋惜,因为滩少则表明河流较为平坦,容易航行。
(^-^)/爱溜达滴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青溪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船夫水上生活画面。首句“来船桅竿高”描述了来船的形象,突显出船的高大和稳定。次句“去船橹声好”则展现了离去船只的动态之美,通过“橹声”这一细节传达出船夫娴熟的水上技艺。 接下来两句“上水厌滩多,下水惜滩少”则是诗人对船夫日常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在逆水行舟的上游,船夫需要克服众多险滩,故而对它们的存在感到厌倦;而在顺流而下的下游,船夫们则对减少的险滩感到遗憾,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艺。这两句诗巧妙地展现了船夫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生活的热爱。
(^-^)/爱溜达滴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青溪口号·其四》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约公元1662年-1722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这一时期的皇帝康熙帝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开明治国,励精图治,使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兴盛。 查慎行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家境殷实。然而,他的童年并不幸,年幼时父亲被冤入狱,家道中落,这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青少年时期,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逐渐崭露头角。后来,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官场,成为了一名正直的官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青溪边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江南水乡,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繁荣的市井景象。然而,他并未沉溺于眼前的繁华,而是敏锐地洞察到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这首诗,他希望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爱溜达滴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