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翁正叔溪山胜游之韵
溪南风物照窗扉,溪北兰舟缆翠微。
双桨碧云苔浦合,一帘红雨杏花飞。
只知有酒酬佳景,却恨无绳系落晖。
更约风流众年少,明朝依旧莫相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溪南的美景映入窗户,溪北的兰舟停靠在青山绿水旁。碧波荡漾的双桨在水边的长满青苔的小路上相遇,鲜艳的红杏花如同帘幕一样飘洒。只知道美酒是用来庆祝美景的,却遗憾没有绳子能够留住美丽的夕阳。让我们相约那些风华正茂的少年们,明天依然要遵守约定不要失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翁正叔溪山胜游之韵:这是南宋诗人华岳的一首诗,题目中的“次翁正叔溪山胜游之韵”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表示此诗是根据翁正叔的溪山胜游诗韵而作。
2. 溪南:指的是溪水的南边,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3. 风物:自然景观和风俗习惯。
4. 窗扉:窗户。
5. 溪北:溪水的北边,这里可能指翁正叔所在的溪山胜游之地。
6. 兰舟:用兰木做成的船,比喻轻便的小船。
7. 缆翠微:缆绳连接着翠绿的山色。
8. 双桨:两只船桨,这里用来形容小船划行的动作。
9. 碧云:绿色的云彩,这里用来形容水面上的波光粼粼。
10. 苔浦:长满苔藓的水边。
11. 一帘:一条帘子,这里用来形容花雨的密集。
12. 红雨:红色的雨,这里用来形容花瓣纷纷扬扬的景象。
13. 杏花:一种春天开放的果树,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芬芳的香气。
14. 只知有酒酬佳景:只知道用美酒来酬谢美好的景色。
15. 却恨无绳系落晖:却遗憾没有绳子能挽留住夕阳的光辉。
16. 更约:再次约定。
17. 风流众年少:风度翩翩的年轻人们。
18. 明朝:明天。
19. 依旧:依然。
20. 莫相违:不要相互违背承诺。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溪南”、“溪北”两个视角展现美丽的景色,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的心意。首联和颔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呈现出宛如画卷般的画面;颈联中的“酬佳景”与“恨无绳”揭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惋惜流逝的时光;尾联则呼吁朋友们珍惜相聚的时光,期待再次共度良辰美景。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使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翁正叔溪山胜游之韵》是南宋诗人华岳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初期,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国内政治局势复杂动荡。
在这个时期,华岳的人生经历也相当丰富。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因对当时官场腐败不满而放弃功名,投身抗金事业。他的诗作以豪放、激越著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操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与此同时,南宋初期社会矛盾尖锐,民众疾苦深重。一方面,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权臣当道;另一方面,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华岳的诗歌创作多反映民间疾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总的来说,《次翁正叔溪山胜游之韵》这首诗是在南宋初期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融合了华岳个人的丰富人生经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作品具有深厚的时代内涵和广泛的人民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