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润州五州山

标题包含
润州五州山
五州山下路,樵牧自成群。 涧浅泉交径,岩高石碍云。 老松前代寺,异草贵人坟。 更陟重冈望,江淮地势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州山下有路径,砍柴放牧自成群。 山涧水流交汇处,山路岩石挡住云。 古老的松树前有寺庙,珍贵的花草在贵人的坟墓旁。 再登上层层的山冈望去,江淮地区地势分明。
去完善
释义
1. 润州:古代行政区名,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一带。 2. 五州山: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境内的一座山。 3. 涧浅泉交径:指山间小溪的水流浅浅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小路。涧,山间的小溪;交径,交汇成一条小路。 4. 岩高石碍云:形容山岩高耸,石头阻塞了云彩飘过。岩,山岩;碍云,阻挡了云彩流动。 5. 老松前代寺:指古老的松树生长在古时的寺庙旁边。前代,指古代的某个时期;寺,佛教的庙宇。 6. 异草贵人坟:意思是稀有的花草生长在达官贵人的坟墓周围。异草,稀有、罕见的花草;贵人,地位显赫的人。 7. 更陟重冈望:表示登上更高的山岗去眺望。更,再、又;陟,攀登;重冈,层层叠叠的山岗。 8. 江淮地势分: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地形差异明显。江淮,长江和淮河之间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五州山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开篇两句,“五州山下路,樵牧自成群”,点明了诗人在五州山下的所见所闻。随后,诗人通过描述山间的泉水、岩石、松树、异草等自然景物,展现了五州的壮丽景色。其中,“涧浅泉交径,岩高石碍云”一联,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泉水的清澈和岩石的险峻。最后两句,“更陟重冈望,江淮地势分”,表达了诗人登上高处俯瞰江、淮两地的豪情壮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润州五州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逢龙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在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宋金两国展开了一段长久的战争。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翁逢龙作为一位胸怀壮志的文人,对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忧虑。 在翁逢龙的人生经历中,他曾担任过朝廷的官员,但因时局动荡,多次辞官归隐。他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但又深感无力回天。这种矛盾的心情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体现。 《润州五州山》这首诗描绘了五州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诗人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壮志未酬的哀愁和报国无门的无奈。这首诗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时局动荡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