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松
风细吹吟凤,雷惊起蛰龙。
几年卧空谷,今日享真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柔的风儿吹拂着山间的凤凰歌唱,隆隆的雷声唤醒了沉睡的巨龙。这几年在空旷的山谷里默默耕耘,今天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嘉奖和荣誉。
去完善
释义
1. "风细":形容微风轻轻地吹拂。
2. "吹吟凤":这里"吟凤"指的是凤凰的叫声,表示像风吹过一样轻盈地发出声音。
3. "雷惊":被春雷惊醒。
4. "起蛰龙":指冬眠的动物如龙在春天的雷声中苏醒过来。
5. "卧空谷":指隐藏在偏僻的山谷中。
6. "享真封":指受到帝王的册封,享有真正的荣誉和地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松树坚韧品质的古诗。诗人以风和雷的意象来衬托乔松的顽强生命力和傲然挺立的形象。“风细吹吟凤”暗示了风吹过乔松时发出的低吟,像凤凰展翅翱翔的声音;而“雷惊起蛰龙”则形容雷霆万钧的力量都无法使乔松倒下,就像蛰伏的巨龙被惊醒后依然镇定自若。
接下来的两句诗“几年卧空谷,今日享真封”进一步突出了乔松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拼搏精神。尽管它在山谷中孤独生长,忍受着大自然的种种磨难,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应有的荣誉和尊敬。这首诗通过赞美乔松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乔松创作于南宋时期,其作者是程珌。这首诗描绘了坚忍不拔、屹立在风雪中的乔松形象,象征着作者的坚韧品质和坚定不移的意志。
在南宋时期,政治腐化,民生困苦,民族矛盾尖锐,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而程珌生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虽然他的家庭环境优越,但他关心国事,有志于改革现实。在他的青年时期,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希望用自己的才学为国家做出贡献,但最终未能如愿。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感到忧虑。
乔松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乔松的形象,作者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的品质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同时,他也借乔松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以及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