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张天师草堂

标题包含
张天师草堂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忽而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常建,字子厚,生卒年不详,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事迹缺乏详细的记载,只知他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约公元715-756年)在世。他是唐代士人,做过小官,但因为“不矜细行”而失官。 常建的诗歌艺术成就较...查看更多
liyjie
去完善

译文
灵溪边,宽敞的空地旁依傍着老松树的根部,鲜花、草药围绕着狭小的空间,瀑布从高处落下直冲门口。一年四季在这里感觉不到炎热,两侧的山崖时明时暗,夜色中的月亮时明时暗,中午的阳光穿透云雾。这里无疑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宁静又静谧,没有喧闹的声音。山谷回响着似敲打石磬的声响,众山峰相互靠近。 我登上仙人居住的山谷,因为沉醉其中而忘形。这个时候打开书本,就仿佛看到仙人飘渺的身影在天空中现身。心灵得到净化就没有烦恼的影子,眼中只有无尽的美景。忽然间,如同站在浩渺的银河中,空旷又寂静。
liyjie
去完善
释义
灵溪:地名,位于四川北部青城山附近。 宴清宇:在清雅的地方举行宴会。 花药:花草和药材。 方丈:本指寺庙,这里指草堂的住处。 瀑泉:瀑布和泉水。 四气:春、夏、秋、冬四季。 炎热:热天气。 两崖:两座山崖。 改明昏:改变明暗。 夜深:深夜。 月暂皎:月亮暂时明亮。 亭午:中午。 朝始暾:早晨开始阳光普照。 信是:确实如此。 天人居:神仙居住的地方。 幽幽:寂静无声。 寂无喧:安静没有喧闹声。 万壑:众多山谷。 应鸣磬:应该发出响亮的钟声。 诸峰:各个山峰。 接一魂:连接着一颗灵魂。 仙子谷:神仙居住的谷地。 田生樽:古人田生的酒杯。 时节:季节和时间。 玉书:道教经典。 窅映:隐藏的光辉。 飞天言:神仙的话。 心化:心境变化。 目精:眼神。 焉累烦:哪里还有烦恼。 忽而:忽然间。 霄汉:天空。 寥落:空旷寂寞。 空南轩:空无一人的南窗。
liyjie
去完善
赏析
《张天师草堂》是唐朝诗人常建的一首描绘张天师道场的诗。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诗的开头,以静穆的笔法描绘了张天师草堂的环境,清澈的溪流、松树,给人一种静谧的气氛。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描述了草堂四周的花草繁茂、瀑布飞流,渲染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描述了草堂附近的气候变化,表现出这里的清静远离尘世喧嚣。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通过夜晚和白天景象的变化,强调了草堂环境的安静自然。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进一步表现出了草堂的安宁、恬淡,使人陶醉其中。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用钟磬之声比喻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张天师草堂景色的喜爱。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描述了诗人陶醉在美景中,如同神仙一般,愉悦地享受着这里的一切。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写出了诗人心中所悟,沉浸在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之中。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通过内心的净化,使得外界纷繁复杂的事物变得不再困扰自己。 “忽而与霄汉,寥落空南轩”:最后两句,诗人写道:忽然之间仿佛置身于浩渺的星空之下,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南轩寥落的星光陪伴着他。
liyji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张天师草堂》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笔下,具体创作时间在公元756年前后。当时安史之乱爆发,整个社会陷入动荡不安的局势。在这期间,常建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曾一度受到朝廷的赏识,但因战乱而仕途受挫。这样的经历使他对现实有了深刻的反思,也更加关注个人的精神追求和内心的平静。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道教逐渐受到人们的推崇,许多人希望通过信仰道教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而作为著名的隐逸诗人和道家思想的支持者,常建也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他时常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人生哲理的诗篇。 这首《张天师草堂》就是其中之一,以张天师草堂为题,既表达了对道教圣地的敬仰之情,又通过描绘草堂周围的秀丽风光,传达出对超脱世俗纷扰、回归自然宁静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liyji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