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中孚南归
琵琶峡口月溪边,玉乳头佗忆旧川。
一锡冷涵兰径路,片帆香挂橘洲烟。
苔封石锦栖霞室,水迸衣珠喷玉蝉。
莫道翩翩去如梦,本来吟鸟在林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洒在琵琶峡口和月溪边,我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宛如一片锦绣。
走在弥漫着兰花香的小路上,脚下的岩石仿佛也透着凉意。橘洲上的烟雾中,依稀可见那挂着帆影的船只。
苔藓覆盖了石头上如霞般斑斓的色彩,水声哗哗如同蝉鸣,溅起的水珠好似晶莹的玉蝉。
不要说往事如梦般飘渺,这原本就是吟唱着鸟儿栖息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琵琶峡口:琵琶峡是中国古代四川一条著名的峡谷。这里借指僧人去往的地方。
月溪边:月溪是古代中国的一条河流,这里也借指僧人去往的地方。
玉乳头佗:指的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赵佗,他在秦汉时期统一了南越,被誉为“南越武帝”。这里是作者用来比喻自己怀念的故乡。
一锡:锡是佛教的钵盂,这里用来形容僧人的修行生活。
冷涵兰径路:冷涵是指寒气弥漫,兰径路是指种植着兰花的小路,这里用来形容僧人在寒冷的夜晚独行。
片帆香挂橘洲烟:片帆是指小船,橘洲是指橘子树繁茂的小岛,这里用来形容僧人乘船在水面上航行。
苔封石锦栖霞室:苔封是指青苔覆盖,石锦是指石头上的锦绣,栖霞室是指隐藏在山林中的寺庙,这里用来形容僧人在山中修行的寺庙。
水迸衣珠喷玉蝉:水迸是指水花四溅,衣珠是指僧人的袈裟,喷玉蝉是指瀑布从岩石上流下,这里用来形容僧人在山水之间的修行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首联以“琵琶峡口”和“月溪边”这两个地点,为读者展示了一个静谧、宁静的夜晚景色。颔联则通过“一锡冷涵兰径路”和“片帆香挂橘洲烟”两个意象,突出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思念之情。颈联则以“苔封石锦栖霞室”和“水迸衣珠喷玉蝉”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和友人在此景中的孤独与无奈。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像林泉中的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