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朝中措

标题包含
朝中措
幽香冷艳缀疏枝。 横影卧霜溪。 清楚浑如南郭,孤高胜似东篱。 岁寒风味,黄花尽处,密雪飞时。 不比三春桃李,芳菲急在人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公度(1840年-1904年),原名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清朝晚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外交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之一。 黄公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芬芳的香气和清冷的容颜点缀在稀疏的树枝上。 斑驳的影子横卧在覆盖着薄霜的小溪旁。 这样的美景就像位于南方的城墙外那样清晰,又像位于东方的篱笆前那样高洁。 寒冷的年岁里,黄花凋谢,密集的雪花飞舞。 它不像春天的桃花和李花那样绚烂多彩,竞相绽放引人注目。
去完善
释义
1. 朝中措:词牌名,又名“照江梅”等。 2. 黄公度:南宋文人,有《潮阳丛书》传世。 3. 幽香冷艳缀疏枝:幽香,清幽的香气;冷艳,清冷的姿态;缀疏枝,点缀稀疏的枝条。这句话形容花朵的香味和形态。 4. 横影卧霜溪:横影,指花的影子;卧霜溪,指花在霜雪中的溪流旁生长。这句话描绘了花的生长环境。 5. 清楚浑如南郭:清楚,清晰;浑如,完全像;南郭,指南郭先生,古代隐士,这里借指隐逸的生活。这句话描述了花的品质与隐士生活的相似性。 6. 孤高胜似东篱:孤高,孤傲高洁;胜似,胜过;东篱,指陶渊明的东篱菊,这里用来比喻菊花。这句话赞美花的孤傲和高洁。 7. 岁寒风味:岁寒,寒冷的冬天;风味,气质。这句话强调了花能够在寒冷的季节绽放的品质。 8. 黄花尽处,密雪飞时:黄花,菊花;尽处,凋谢的时候;密雪飞时,大雪纷飞的时候。这两句描绘了菊花在冬季凋谢的场景。 9. 不比三春桃李,芳菲急在人知:不比,不似;三春,春天;芳菲,花香;急在,急于得到;人知,别人的认可。这两句表示菊花虽然不如春天的桃花、李花那样引人注目,但其品质却更加高尚。
去完善
赏析
《朝中措》是南宋诗人黄公度的一首词作,以描绘菊花的形象和品质为主,兼有借物咏志的意味。 首句“幽香冷艳缀疏枝”,即写菊花清幽的香气、冰冷的艳丽点缀在稀疏的枝条上。这写出了菊花的素雅和高洁之态。同时,“冷艳”一词还寓示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 第二句“横影卧霜溪”,继续描绘菊花的形象:它那横斜的影子,静静地躺在结霜的小溪边。这一句通过菊花的影子和霜溪的组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也体现出菊花的坚韧和孤独之美。 接着两句“清楚浑如南郭,孤高胜似东篱”,采用对比的手法,把菊花比喻为古代的隐士,既表达了菊花的独立精神,又寄托了诗人的隐逸之志。其中,“南郭”是指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隐士南郭子綦,他隐居山林,不与世人同流合污;“东篱”则源自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代表了一种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 下片首句“岁寒风味,黄花尽处,密雪飞时”,揭示了菊花的特性:在寒冷的冬季,百花凋零之际,唯有菊花独自开放,尽显其顽强不屈的品质。这里还用了“密雪飞时”的景象来衬托菊花的坚定与勇敢。 末两句“不比三春桃李,芳菲急在人知”,是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它不像春天的桃花和李花那样追求繁华和炫耀,而是默默地散发出自己的芬芳,待到群芳争艳的时刻已过,才展露自己的美丽。这是诗人在赞美菊花的同时,也在强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淡泊名利,坚守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朝中措》是南宋诗人黄公度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18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的乾道年间。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逐渐稳固,但在政治上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方面,宋孝宗力图恢复北宋的疆土,另一方面又受到来自金国的压力。这种复杂的局势使得南宋的政治气氛颇为紧张。 黄公度作为一名官员,他对此深感忧虑。他在任职期间,多次上疏陈述时弊,希望能对国家的治理有所贡献。然而,他的建议并未得到当权者的重视,这使他感到无奈和失望。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朝中措》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关切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