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帘影筛金线,炉烟篆翠丝。
菰芽新出满盆池。
唤起玉瓶添水、养鱼儿。
意取钗虫碧,慵梳髻翅垂。
相思无处说相思。
笑把画罗小扇、觅春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色的光线透过帘幕,袅袅翠烟在香炉上缭绕。
满是盆池的菰米刚刚露出嫩芽。
唤醒了玉瓶中的水,用来滋养游鱼。
碧绿的虫子被收入发簪,懒洋洋地梳理着头发。
无处诉说那无尽的相思之情。
微笑着拿起绢扇,寻找春天的诗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帘影筛金线:“金线”指阳光穿过窗帘的缝隙形成的金色光线。
2. 炉烟篆翠丝:“炉烟”指香炉中冒出的烟雾;“篆翠丝”是形容烟雾像绿色细丝一样缭绕。
3. 菰芽新出满盆池:“菰芽”是指菱角、芡实等水生植物的嫩芽;“满盆池”指的是整个池塘都长满了这些植物的新芽。
4. 唤起玉瓶添水、养鱼儿:意思是给鱼缸加水,以保持水质清新,便于观赏鱼类。
5. 意取钗虫碧: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名为“钗虫碧”的植物,具体名字无考。
6. 慵梳髻翅垂:表示慵懒地梳理头发,让发髻低垂下来。
7. 笑把画罗小扇、觅春词:拿着有画的小扇子去寻找春天的诗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南歌子》以细腻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的日常生活。上阕写室内景:帘影轻摇,光影斑驳;香炉氤氳,烟篆飘渺。接着笔触转向室外:盆中嫩绿的菰芽生机勃勃,为这位女子带来生机与活力。她轻轻唤起玉瓶,给鱼儿加水喂食,表现出她的温柔和关爱。下阕继续描述女子的形象:她慵懒地梳理头发,显得有些疲倦。然而,面对相思之情,却又无法诉说,只能无奈地笑看手中画罗小扇,寻找春天的诗句,以此寄托心中的情感。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生活场景,展示了她在寂寥中的心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歌子》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晓色丽晨晖”起笔,描绘了清晨美景;接着以“朝暮风光迥,丹心寄翠微”的感慨收尾,寓意深远。在欣赏这首词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创作背景来更好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徐照生活于南宋末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局势岌岌可危。据史书记载,徐照幼年家贫,后投身科举,虽然才华横溢却并未获得赏识,一生仕途不顺。他的词作多表达悲凉之情和对世事无常的无奈感慨。
此外,南宋末期由于外族入侵,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加剧,社会思想十分复杂。一方面,儒家的仁爱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道家、佛家等出世思想盛行,对个体的心灵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徐照的词作往往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渴望。
综上所述,徐照的《南歌子》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他借景抒情,将个人的遭遇融入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中,表达了希望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洁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加珍视和平、追求美好。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