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东坡雪诗石刻
残更皎月垂半破,西邻促席寒威挫。
风流玉局老坡仙,雪夜清吟蹑郊贺。
流落人间古锦囊,帝恐天丁下取将。
赓歌余暇染宸翰,奎壁昭回龙凤翔。
我公稽首拜嘉惠,勒以坚珉贻万世。
卷旗拟入蔡州城,传呼夜示吴元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微弱月光下已过半夜,寒气削弱了与邻居们欢宴的气氛。这位风流调悦的老者像位神仙,在风雪之夜踏雪寻梅,带着几分清雅之气。他以神奇的手法捕捉到这些遗落在人间的珍贵诗篇,神灵担心他的才华过高,从天空降临想取走它们。在与诗人相唱和的时候他随意挥洒笔力,字如龙飞凤舞。这个人就是苏东坡先生,对他来说这是他对世界的贡献,也是世界对他的赞美。他用坚韧的碑石记录这一切,传给千秋万代。然后卷起旗帜,准备攻打蔡州城,在夜色中传达出他的信息,即使他知道那个地方有敌人。
去完善
释义
1. 残更:指夜晚报时的最后一更。
2. 皎月:明亮的月亮。
3. 垂半破:快要升到半空。
4. 西邻促席:西边的邻居互相靠近,聚集在一起。
5. 风流玉局:风流调傥的苏轼。
6. 老坡仙:对苏轼的尊称。
7. 雪夜清吟:在雪夜里高声吟唱。
8. 郊贺:本指郊祀时臣民向皇帝表示祝贺,这里用来形容东坡吟咏的声音如同祝贺之声。
9. 流落人间:指苏东坡的诗歌流传在民间。
10. 古锦囊:指古人将文章珍藏在锦囊中。
11. 帝恐天丁下取将:皇帝担心天上的文曲星下来取走苏东坡的诗篇。
12. 赓歌:接连唱和。
13. 余暇:闲暇的时间。
14. 染宸翰:用笔蘸上皇帝的墨水。
15. 奎壁:奎宿和壁宿,都是二十八宿之一。
16. 龙凤翔:龙飞凤舞,寓意皇帝与苏东坡关系和谐。
17. 勒以坚珉:用坚硬的石头雕刻而成。
18. 贻万世:流传给后世。
19. 卷旗:收起旗帜。
20. 蔡州城:指的是河南汝南县的一座城池。
21. 传呼夜示:指夜间传递信息。
22. 吴元济:唐朝末年淮西节度使,被裴度打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苏轼《雪诗》的诗,诗中描绘了苏轼的才情横溢,以及其诗歌的影响深远。诗人通过描写苏轼在雪夜的情景,表现出他对苏轼的敬仰之情。“西邻促席寒威挫”中的“西邻促席”指的是苏轼的门生黄庭坚等人,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感受着寒冷的气息,这也反映了他们在文学上的志同道合。“风流玉局老坡仙”则是对苏轼形象的刻画,他身为官吏,却具有出尘脱俗的风流,同时也体现了他在文学上的地位。
紧接着,诗人写到“流落人间古锦囊”,这是借用唐代杜甫的典故,来形容苏轼的诗歌在人们心中的宝贵程度。而“帝恐天丁下取将”则是对皇帝对苏轼的赏识和保护的赞美,他认为皇帝的恩情就如同天神降临,保护苏轼不受伤害。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我公稽首拜嘉惠,勒以坚珉贻万世”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苏轼及其诗歌的尊敬和怀念。这种尊敬和怀念不仅是对于苏轼个人的,更是对于他所代表的文学精神和文化传承的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御书东坡雪诗石刻》是南宋诗人杨冠卿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这首诗是作者在观赏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号东坡)的一幅雪景图后所作,旨在赞美苏轼的才华和品格。
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文章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然而,在他的晚年,由于政坛风波,他屡遭贬谪。尽管如此,苏轼始终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并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歌创作中。这幅雪景图描绘了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的生活情景,展现出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品质。
在这首诗创作的时期,即南宋初期,社会局势相对稳定。然而,由于宋金战争的影响,民间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此时,人们渴望有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来治理国家,带领民众走向繁荣。因此,苏轼的形象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心中的楷模,他们的作品也纷纷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