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前双槿
群玉开双槿,丹荣对绛纱。
含烟疑出火,隔雨怪舒霞。
向晚争辞蘂,迎朝鬬发花。
非关后桃李,为欲继年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群玉山上开放着两株木槿花,它们的花朵如火一般红艳,如同披上了一层红色纱衣。烟雾缭绕中仿佛燃烧起了火焰,雨滴隔着花瓣似乎都能感受到它们的炽热。傍晚时分,它们争相绽放出灿烂的花蕊;清晨之时,又热烈地绽放花朵。这不是因为它们要与桃李争艳,而是因为它们希望延续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阁前:指的是阁楼或亭台的前面。这里可能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2. 双槿:指两种不同的槿树。槿是一种植物,又名木槿、花梨等。
3. 群玉:可能指的是陕西的群玉山,也可能泛指诸多山峰。这里是比喻双槿生长的环境。
4. 开:开花的意思。
5. 丹荣:红色的花朵。
6. 对:相对,映衬。
7. 绛纱:红色的薄纱。这里用来形容花朵的颜色。
8. 含烟:烟雾笼罩的样子。
9. 出火:火焰喷出的样子。这里是形容花朵鲜艳如火。
10. 隔雨:隔着雨水。
11. 怪:惊讶,诧异。
12. 舒霞:舒展如霞。这里是形容花朵的美丽。
13. 向晚:接近傍晚的时候。
14. 争辞蘂:争相绽放花蕊。
15. 迎朝:迎接朝阳。
16. 斗发花:竞相开放花朵。
17. 非关:与……无关。
18. 后桃李:指后来的桃花和李花。
19. 为欲:为了。
20. 继年华:延续时光,即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已大,但仍有着年轻的心态和生活热情。
去完善
赏析
《阁前双槿》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阁楼前所见的双槿花的美丽景象。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示了双槿花在不同时辰和天气条件下的独特风采。通过对双槿花的赞美,诗人表达了时光流转、生命不息的主题。同时,双槿花寓意着坚韧和执着,也象征著生命力旺盛的美好愿景。这首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使读者沉浸在双槿花的美丽世界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阁前双槿》是明代诗人杨凌创作的一首描绘夏日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
在嘉靖年间,杨凌担任内阁大学士,负责国家的政务工作。他在这个时期积极参与朝政,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内部的矛盾逐渐显现,政治斗争日益激烈。杨凌在这期间受到了排挤和陷害,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
这个时期的明朝社会,正处于由盛转衰的阶段。虽然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政治局势却日趋紧张。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边境的战乱等问题,都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杨凌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政治家,他的遭遇和感慨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诸多矛盾和不公。
杨凌在《阁前双槿》中,通过描绘阁前的双槿花,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他以双槿花的形象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这首诗既反映了作者的个人遭遇,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