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水楼
归心不可留,雪桂一丛秋。叶雨空江月,萤飞白露洲。
野蝉依独树,水郭带孤楼。遥望山川路,相思万里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归心无法挽留,一丛雪白的桂花在秋天绽放。叶子上的雨水和空中的月光相映成趣,萤火虫在白露时节的洲头飞舞。
野蝉依靠着孤独的树干,水边的城郭环绕着一座孤独的小楼。远远望去那山水间的道路,心中涌起了相隔万里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润州:唐朝时期的州郡名,位于今天的江苏镇江一带。
2. 雪桂一丛秋:雪桂,指白色的桂花;一丛,一片;秋,秋天。此句描绘了一片白色桂花在秋天的景象。
3. 叶雨空江月:叶雨,指树叶飘落的景象;空江,空旷的江河;月,月亮。此句描述了江边夜空下,月光洒落在飘落的树叶上的景象。
4. 萤飞白露洲:萤飞,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洲,河中的陆地。此句描绘了白露时节,萤火虫在河中的陆地上飞舞的景象。
5. 野蝉依独树:野蝉,野外树上的蝉;依,依附;独树,独立的树木。此句展现了蝉依附在独立树木上的情景。
6. 水郭带孤楼:水郭,指靠水的城墙;带,环绕;孤楼,孤单的高楼。此句描述了高楼在水边的城墙上孤立的景象。
7. 遥望山川路:遥望,远远地看;山川路,山间的道路。此句表现了对远方山路的眺望。
8. 相思万里游:相思,思念之情;万里游,远游之人。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或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润州水楼》是唐代诗人杨凌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秋天江河、树林、蝉鸣、夜景等景象。首联“归心不可留,雪桂一丛秋”,以秋天盛开的雪桂为引子,表达了诗人离别故乡、漫游江南的情怀。颔联“叶雨空江月,萤飞白露洲”,通过对飘落在江面的落叶和飞舞的萤火虫的描写,展现了秋天静谧的夜晚景色。颈联“野蝉依独树,水郭带孤楼”,通过描写孤独的蝉声和水边的古城,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尾联“遥望山川路,相思万里游”,以远眺山川之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将诗人的情感与风景紧密融合,展现出一种深邃而优美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润州水楼》是南宋诗人杨凌所创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60年至1170年之间。这一时期的诗人因战乱不断而漂泊异乡,常常寄情山水以抒发胸臆。
诗人杨凌在南渡后,因战乱失去了家园,辗转来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他在此地感受到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好,因此在《润州水楼》一诗中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谁信高楼已近秋,水边灯火照高楼”,反映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们依然努力寻求安宁的生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