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
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
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
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覩芳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巫山青翠的峡谷通往渡口,下面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她并没有追随彩虹回到天上,而是在黄昏时分为路过的行人洒下雨露。她的容颜和声音如同过往的时光,每天总是有人梦想见到她。可能因为荆山无法留住她,所以她至今仍然能被世人所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巫山:即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市与湖北省交界处。
2. 苍翠:青绿的颜色。
3. 峡通津:指江面狭窄的航道。
4. 仙宫:指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庙。
5. 楚女真:指传说中的楚襄王梦中的神女。
6. 不逐句:意思是不随彩云回到天空。碧落:天空。
7. 暮雨:傍晚的细雨。
8. 扑:拍打。
9. 年年句:意思是每年都听到过去的事情,好像她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
10. 日日句:每天似乎都有谁在梦中见到她。
11. 荆山:泛指湖北一带的山川。这里可能指古时的楚地。
12. 得住:留得住。
13. 芳尘:形容神女的美好形象。
去完善
赏析
《巫峡》这首诗描绘了巫峡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现了对古代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以巫山的苍翠和峡水的通津来展现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并借“仙宫楚女真”这一古老的神话传说,展现出人们对于超脱尘世、神仙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以“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两句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不逐彩云归碧落”意味着无法像云彩一样飘然离去,追求超脱的生活;而“却为暮雨扑行人”则表达了现实生活的不尽如人意,为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感到无奈。
而后,诗人通过“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两句,传达了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期望与憧憬,以及对过去的怀恋。
最后,以“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覩芳尘”两句结束全诗,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以及美好的事物总会消逝的道理。诗人以此表达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巫峡》是晚唐诗人曹松的一首描绘三峡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时期。
曹松生活在唐朝晚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他在年轻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及第。这种坎坷的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诗歌中也充满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此外,曹松在晚年的生活较为困苦,这也使得他能够更好地体会底层百姓的艰辛。
在曹松所处的时代,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晚唐。这一时期的唐朝国力日渐衰弱,藩镇割据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然而,尽管社会动荡,但文学创作依然繁荣。许多文人骚客在这个时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作品,这些都对曹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曹松写下了描绘巫峡风光的《巫峡》一诗。他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巫峡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传达出他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这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美景的赞美,又有对生活的忧虑,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个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