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标题包含
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荔枝时节出旌斿,南国名园尽兴游。 乱结罗纹照襟袖,别含琼露爽咽喉。 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松(847年-901年),字梦徵,唐朝晚期文人。他是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曹松在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中进士,但因故未能任职。后来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荔枝成熟的季节里,我们乘着彩旗出游,尽情地游览南方的名胜园林。眼前的荔枝如同丝绸般光滑,连襟袖都映照出它们的美丽纹理。荔枝果肉如琼浆玉露,入口清爽甘甜。绿叶间的新火照亮了寒冷的春日,树上的红荔枝胜过锦州的珍奇。有朝一日,我们不能再品尝这美味时,也要将它画下来,以流传这份美好的回忆。
去完善
释义
1. 旌斿:指郑司空的旗帜,也可代指他的出行队伍。 2. 南国:泛指我国南方地区。 3. 罗纹:丝绸的纹理图案。 4. 襟袖:衣襟与衣袖,此处指衣服。 5. 琼露:形容果汁如同琼浆玉液般美味。 6. 咽喉:嘴巴,这里指品尝荔枝时口腔的感觉。 7. 叶中:荔枝树的叶子。 8. 新火:新生的火源,这里指阳光。 9.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的节日,禁止烟火,故名“寒食”。 10. 丹砂:朱砂,这里形容荔枝果实红艳如丹砂。 11. 锦州:今辽宁锦州市,以产优质红色颜料闻名。 12. 为霖:指做善事,如同甘霖滋润万物。 13. 图画:画图,记录美好的事物。 14. 风流:风采,这里指郑司空的风流雅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郑司空在荔枝成熟的季节游览南海荔园的情景。开篇两句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地点和目的,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接下来四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荔枝的特点和美景,强调了荔枝的鲜美口感和华丽的色彩。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豪情壮志,寓意着他们将留下美好的足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是晚唐诗人曹松的作品。在公元9世纪末的唐朝末期,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政局动荡,战乱频繁。此时期,诗人曹松居住在南海(今广东)一带,与当地官员郑司空交往密切。 诗题中的“郑司空”指的是唐朝末年的一位文臣武将,名叫郑权。他在唐懿宗和僖宗两朝为官,先后担任过岭南节度使、检校司徒等职。荔园则是他位于南海的一处私家园林。这首诗正是记录了曹松陪同郑司空游览荔园的经历和感想。 这一时期的曹松,辗转流离,遭遇世态炎凉。他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未能及第,直到唐僖宗光启四年(888年),他才考中进士。然而,唐朝不久之后就灭亡了,他并未获得重用。因此,他在《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中,既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