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湖上主人
门系钓舟云满岸,借君幽致坐移旬。
湖村夜呌白芜鴈,菱市晓喧深浦人。
远水日边重作雪,寒林烧后别生春。
不辞更住醒还醉,太一东峰归梦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门口停泊着满载垂柳的小船,您在此处待了很长时间。夜晚,湖边的白雁高声鸣叫,清晨,市集里的菱角商贩和深水处的渔夫互相打招呼。远处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像再次被雪覆盖;寒冷的树林在火灾之后,展现出另一种生机。在这些地方,无论是清醒还是微醺,我都愿意多停留一会儿,因为在梦中,我常常登上太一的东峰。
去完善
释义
1. 门系钓舟云满岸:门,即钓鱼的门径或方法。系,把...拴在...上。钓舟,渔舟。云满岸,指云雾缭绕的岸边,形象地描绘出湖边环境的幽静与朦胧美。整句意为:在满是云雾的湖边,我尝试用各种钓鱼的技巧和方法来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2. 借君幽致坐移旬:借君,即借助您的帮助。幽致,此处指湖边的寂静和美丽景色。坐移旬,坐,闲坐;移旬,过了十天。整句意为:在您的帮助下,我在如此美妙的湖边环境中悠然地度过了十天的时光。
3. 湖村夜呌白芜鴈:湖村,湖边的小村落。夜呌,夜晚的叫声。白芜雁,一种白色的水鸟,也可能指普通的白天鹅。整句意为:夜晚时分,湖畔小村中传来阵阵水鸟的叫声,这些声音听起来像是天鹅在歌唱。
4. 菱市晓喧深浦人:菱市,售卖菱角的市场。晓喧,清晨的热闹声。深浦,水深的地方。整句意为:清晨时分的菱角市场热闹非凡,来自各个地方的人们前来购买新鲜的菱角。
5. 远水日边重作雪:远水,遥远的湖水。日边,太阳旁边,这里可能指远方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波光粼粼的景象。重作雪,形容水面反射的阳光像白雪一样耀眼。整句意为:在太阳的照耀下,远方的湖水闪耀着如同雪花般的光彩。
6. 寒林烧后别生春:寒林,寒冷的树林。烧后,火灾过后。别生春,指重新焕发生机。整句意为:尽管这片树林曾经遭受火灾,但在度过寒冬之后,它们仍然能够焕发出勃勃生机。
7. 不辞更住醒还醉:不辞,不推辞,愿意承受。更住,再次停留。醒还醉,形容沉醉于美景之中,流连忘返的状态。整句意为:我愿意在这里继续停留,品味这美丽的景致,哪怕喝醉了也在所不惜。
8. 太一东峰归梦频:太一,即天皇大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主神。东峰,东方的山峰。归梦频,经常梦见回家。整句意为: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会梦见自己置身于那神秘的东方山峰,仿佛回到了美好的家园。
去完善
赏析
《别湖上主人》是一首描绘作者在湖上与友人告别的场景的古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湖光山色、渔村夜景、繁闹市集等景象。首先通过“门系钓舟云满岸”描述了湖面上漂浮着如云的船只,展现出湖面繁忙的景象。接着,诗人表示自己在友人的邀请下,感受到静谧的环境,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
然后,诗人分别描绘了湖村的夜晚和白天的热闹景象。前者以雁叫声暗含离别的气氛,后者通过“菱市晓喧深浦人”展示出湖边市场的繁荣。紧接着,诗人在“远水日边重作雪”中再次展示出壮观的湖面景象,并与上一句的“湖村夜呌白芜鴈”形成对比,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关注。
最后,诗人表达了流连美景的心情,希望能在这种环境下尽情地醉倒,甚至常常回到这里做梦。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秀美的自然景观,也蕴含着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湖上主人》是晚唐诗人曹松的离别诗之一,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74年前后,即唐朝末年。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势日渐衰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曹松作为一名士人,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关注。
曹松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直到晚年才考上进士,但在官场上并不得志。他的诗歌多以反映民间疾苦、抒发个人感慨为主题,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在《别湖上主人》这首诗歌中,曹松表达了与友人告别的伤感之情。他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的美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然而,他也意识到世事无常,相聚与离别都是人生常态。这种感慨既源于他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离乱。
总的来说,《别湖上主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晚唐时期的混乱时局,曹松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人生的挫折与感悟,这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