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顺之见寄
梅子垂垂雨复晴,田歌初报罢春耕。
敲门忽有诗筒至,入手悬知句法精。
应聘申公何日去,草玄扬子几时成。
知君不乐杯中物,事业端期身后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梅子硕果累累,天阴转晴,田间之歌刚刚唱完了春耕的喜悦。突然传来敲门声,原来是收到了一封充满诗意的来信,展开一看,里面字字句句都精雕细琢,仿佛是精心炮制的佳肴。不禁想起了古时的贤士申公与才子扬雄,他们的作品流芳百世,令人神往。而这位友人,深知饮酒虚度光阴之无趣,渴望在身后留下不朽的名誉,那才是他真正追求的事业。
去完善
释义
1. 梅子:指梅树果实,可以指代梅雨季节。
2. 田歌: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唱的劳动歌曲。
3. 诗筒:古代用来装诗歌草稿的竹筒。
4. 申公:汉代学者申培,他曾赴齐国担任国相,后被免职。这里可能指作者的友人顺之。
5. 草玄:西汉扬雄曾写《太玄经》,后世遂以“草玄”表示写作文章。
6. 杯中物:指酒。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诗歌创作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首联“梅子垂垂雨复晴,田歌初报罢春耕”,以梅子和田园景象为背景,展现了春末夏初的生机盎然。颔联“敲门忽有诗筒至,入手悬知句法精”,则表现了诗人在闲暇时刻仍然保持着敏锐的创作热情。颈联“应聘申公何日去,草玄扬子几时成”,运用古代文人的典故,传达出诗人对于学术事业的执着与追求。尾联“知君不乐杯中物,事业端期身后名”,则揭示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品德的心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人文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程洵的《次韵顺之见寄》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约公元1174年)。这个时期,程洵正值中年,官至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在此之前,他曾因为直言敢谏而遭到贬谪,这对他的人生和仕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南宋淳熙年间,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然而,随着金国对宋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南北关系愈发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关注国家的安危和发展。程洵也不例外,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