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忆姚氏外甥

标题包含
春日忆姚氏外甥
离乱人相失,春秋鴈自飞。 祗缘行路远,未必寄书稀。 二月花无数,频年意有违。 落晖看过后,独坐泪沾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离别的人失去联系,就像春天的雁儿各自飞翔。 只是因为相隔遥远,未必是书信传递得少。 二月的鲜花繁多,然而多年来,心情却常常不合时宜。 望着夕阳的余晖,独自坐着,眼泪浸湿了衣裳。
去完善
释义
1. 离乱:指社会动荡不安的状态。 2. 人相失:人们相互失去联系。 3. 春秋:这里指时间,一年。 4. 鴈自飞:大雁按季节自然地飞翔。 5. 行路:走路,行走在路上。 6. 寄书:传递书信。 7. 稀:稀少,难得。 8. 二月花无数:春天的花儿很多。 9. 频年:连年,多年。 10. 意有违:心情有所违背,即内心并不愉快。 11. 落晖:夕阳的余晖。 12. 看过后:看过之后。
去完善
赏析
《春日忆姚氏外甥》描绘了作者与外甥之间的深厚情感。在战乱离散的年代,人们相互失去联系,如同春秋季的大雁各自飞翔。尽管路途遥远,通信并不频繁,但亲情并不会因此疏远。春季的花朵繁盛,却勾起了作者多年来未能团聚的遗憾。夕阳西下,诗人独自静坐,思念之情如泪水般涌上心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忆姚氏外甥 ——唐·崔峒 一年春雨长莺飞,群玉峰前有故家。 几树数花空烂漫,半窗残月正旯芭。 言依桂树春应到,梦绕牡丹峰共华。 却忆帝乡青琐里,年年春色在中华。 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唐朝时期。在这个时期,作者崔峒因为科举考试失利,未能获得官职,生活比较艰难。他在这段时期与外甥之间的亲情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各种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诗、书、画等艺术有着极高的欣赏能力和创作热情。因此,崔峒在这一年春天写下了这首思念外甥的诗,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例如,诗中的“一年春雨长莺飞”描述了春天的景象,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而“群玉峰前有故家”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