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十九
羽卫连荆棘,衣冠杂虎狼。烟沉凫雁断,天阔水云黄。……风悲云动色,天惨日无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士兵们在丛林中穿梭,他们的服装混杂着各种野兽的特征。烟雾弥漫,使得野鸭和雁群无法看到;天空广阔,白云与湖水相映成趣。……风吹过,带来哀伤的声音,天空黯淡,太阳失去了光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羽卫:皇帝的侍卫。
2. 荆棘:本为两种植物名,此处代指恶劣的环境。
3. 衣冠:借指官员或士人。
4. 虎狼:比喻凶残的人。
5. 烟沉:烟雾笼罩。
6. 凫雁:野鸭和大雁,这里泛指水鸟。
7. 天阔:天空开阔。
8. 水云黄:水波与云彩相映成黄色。
9. 风悲:风声令人悲伤。
10. 云动色:云朵变色。
11. 天惨:天空显得凄凉。
12. 日无光:太阳失去光芒。
去完善
赏析
《句 其十九》吴沆以五言诗的形式,展现了在险恶的环境中,诗人孤独的心境和生活的艰难。前半部分描绘了诗人在荆棘丛生的环境中挣扎,身边都是虎狼一般的恶人。这种困境让人联想起唐代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表现出诗人悲悯百姓、关注民间疾苦的态度。后半部分则以烟波浩渺的景象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同时传达了世事苍茫、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意象组合,营造了一个深沉凝重的氛围,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 其十九》是南宋诗人吴沆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40年左右。当时正值金朝入侵中原,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吴沆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生活。
吴沆本人在这期间经历了多次科举落榜,仕途不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在现实生活中,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民生,提倡节俭,抵制奢侈浪费。
此外,吴沆还受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影响,如陆游、辛弃疾等人的诗歌作品,他们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些都对吴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他的这首《句 其十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国家、民族以及民众深深的责任感,这也是这首诗歌的核心主题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