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李士举过仙都徐氏山居 其一

标题包含
和李士举过仙都徐氏山居 其一
■节光华远,轺车那得闲。咨询元自急,省敛亦相关。去住存高咏,晴阴对好山。深惭縻郡绂,仙境不同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光阴荏苒,车辆难得清闲。事情繁多处理紧急,省思收聚也与我相关。来来往往存在高妙的歌咏,晴天阴天总有美丽的山色相伴。深深感到自己愧对担任地方官职的责任,这里的仙境美景却不忍离开。
去完善
释义
1. 节:这里指风节、节气,即个人品行、品质;也表示时节,季节。 2. 华:繁华,昌盛。 3. 轺车:古代一种轻便的车子。 4. 那得:怎么能够。 5. 咨询:征求意见或请教。 6. 元自:仍然;还是。 7. 省敛:节约收敛。省,节省;敛,收拢,约束。 8. 去住:离开和留下。 9. 高咏:高昂的歌声;表示激昂慷慨地歌咏。 10. 晴阴:晴朗和阴暗的天气。 11. 对:面对;向着。 12. 深惭:深感羞愧。 13. 縻郡绂:代指地方官职,縻是系的意思,郡绂是指郡守的冠带。 14. 同攀:一同攀爬,这里指的是拜访游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李士举一同游览仙都徐氏山居的景象。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节光华远,轺车那得闲”形象地描绘了景色的优美,诗人虽在忙里偷闲,但也无法抵挡美景的诱惑。接下来,诗人通过“咨询元自急,省敛亦相关”表达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生问题,同时也透露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则更直接地展现了他面对自然的美景时的高尚情操和豁达心态。结尾两句则表现出了他对自己身居高位而未能亲身感受仙境的遗憾。整首诗感情浓郁,格调高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李士举过仙都徐氏山居 其一》是南宋诗人谢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理宗时期(1225-1264年)。 这个时期的南宋正处于金国的压迫下,偏安江南一隅,局势相对稳定。然而,由于宋、金之间的长期战争,民生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在这个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山林,以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谢伋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在政治上并不得志,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谢伋可能正在与朋友李士举一起游览仙都山下的徐氏山居,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叹着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 在这首诗中,谢伋通过对徐氏山居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诗歌传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家国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