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寮候洪景伯
十日元无两日晴,小园幽事最关情。
早披鹤氅看云出,晚踏渔舟趁月明。
夜雨洗来修竹浄,晓风吹入瘦松清。
野亭花径缘君埽,袅袅秋声动旆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日元无两日晴,小园幽事最关情。
连续十日阳光不现,唯有小园中的宁静之事最引人动情。
早披鹤氅看云出,晚踏渔舟趁月明。
清晨披着如鹤羽般的衣袍观云升起,傍晚踏着渔舟沐浴在月光之下。
夜雨洗来修竹浄,晓风吹入瘦松清。
夜晚的雨水洗净了修长的竹子,拂晓的清风吹入了稀疏的松树。
野亭花径缘君埽,袅袅秋声动旆旌。
山野亭子旁的花径因你的清扫而整洁,悠扬的秋声牵动着的飘扬的旗子。
去完善
释义
1. 元:元朝。
2. 无:不存在,没有。
3. 晴:晴天,晴朗的天空。
4. 小园:小型的花园。
5. 幽事:指在清静的环境中发生的事。
6. 关情:关系到感情。
7. 早披鹤氅看云出:早穿上白色的外衣去欣赏升起的云朵。
8. 晚踏渔舟趁月明:晚上乘坐渔船欣赏明亮的月色。
9. 夜雨洗来修竹净:夜里的雨水使修长的竹子更加洁净。
10. 晓风吹入瘦松清:清晨的微风使瘦弱的松树显得清新。
11. 野亭:野外的小亭子。
12. 花径:布满鲜花的小径。
13. 缘君扫:因为您的到来而清扫干净。
14. 袅袅秋声:秋天轻柔的声音。
15. 动旆旌:飘动的旗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洪景伯相聚时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小园幽事的深深喜爱之情,以及与友人的愉悦互动。诗人在晴天和雨天中都表现出浓烈的兴趣,他不仅看云、赏竹、听风,还陪伴友人一起游览。傍晚时分,他们一起乘船在月色中航行,共同欣赏这美好的夜景。而在这个过程中,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富有生动的画面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药寮候洪景伯》是南宋诗人谢伋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所作。此时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作为文人,谢伋在现实中壮志难酬,他以诗文寄托忧国忧民之情。
该段时间内,谢伋曾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等职位,然而官场生涯并不如意。他因才学出众而受到奸臣排斥,屡次遭受贬谪,甚至被革职为民。这使得他在政治道路上受挫,对国家和民生忧虑愈深。
在时代背景下,南宋建立之初,由于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和金朝的强大压力,使得南北对峙局面形成。此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这使得士人阶层产生强烈的家国情怀,纷纷以诗文抒发忧国忧民之心。谢伋作为其中一员,他的诗篇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悲哀与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