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谹父使君招客双岩堂
云篆长悬纪岁年,凤池人去政声传。
风流继踵今诗伯,物色分留到绮筵。
南国甘棠有琪树,平居大屋尚修椽。
使君小试扶颠手,高义仍闻过昔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云篆:指悬挂于高处的长联,此处代指对联。
2. 凤池:凤凰池的简称,原是汉代禁苑中的池沼名,后代以“凤池”为宰相府的别称。这里借指曾任宰相的曾谹父。
3. 继踵:意指紧跟着前面的步伐或成就继续前进。
4. 南国:南方国家或地区。
5. 甘棠:甘棠树,古时被用作赞美地方官员公正廉洁的象征。
6. 琪树:琪花玉树,古人用以形容神话仙境中的奇花异草。这里比喻美好的景物。
7. 大屋:古代宰相所住的地方。
8. 修椽:修理房梁和椽子,此处形容房屋修复一新。
9. 小试:稍微尝试一下。
10. 高义:崇高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受邀参加曾谹父使君的宴会,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与使君的风采。首联以“云篆”和“凤池”两个典故来形容使君的高贵地位和卓越政绩;颔联则通过对诗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使君邀请的感激之情;颈联以南国甘棠和琪树比喻使君的美好品德和俊逸风采;尾联则是诗人对使君才能的高度评价和对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热烈,辞藻华丽,展示了诗人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和高超技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曾谹父使君招客双岩堂》是南宋诗人谢伋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9年,此时正是南宋时期。在这一年,诗人谢伋身处江湖游宦之途,颇有些失意之感。他曾担任过浙东提举司的属官,后辞官回乡。在这段时间里,他感受到了官场的风云变幻和人生的无常。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历史阶段。金人入侵中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朝野上下忧国忧民之心更为迫切。面对这样的时局,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胸臆,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谢伋在此背景下,借《曾谹父使君招客双岩堂》一诗表达了对朋友们的真挚情谊以及对故乡山水风光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