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国清愚谷禅师索更好堂诗

标题包含
国清愚谷禅师索更好堂诗
丹梯宁复倦扶筇,闻说青山又改容。 下界已同三绝寺,上方仍对妙高峰。 聊须小憩窗前榻,莫虑遥闻斋后钟。 脚力已穷犹应接,兹时目力更难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重振疲惫的双脚,再次踏上旅程,听说那片青山又换上了新的面貌。 世间已经与“三绝”古寺相近,上边仍然对着峻峭的高峰。 在这旅途中小憩片刻,倚窗而坐,不要担心斋房后面的钟声过于遥远。 虽然体力快要耗尽,却仍在不断应对着美景,此时视力也已难以承受如此美丽的景色。
去完善
释义
1. 丹梯:指诗人攀登的山峰,因其峻峭如丹梯而得名。 2. 扶筇:手持竹杖,此处表示登山。 3. 青山:这里指的是诗人所登之山。 4. 三绝寺:中国古代一座著名的寺庙,据说因为三个皇帝在此驻跸,所以称为“三绝”。这里可能是比喻国清愚谷禅师的寺院也非常有名。 5. 上方:佛教用语,指佛教圣地或僧舍。 6. 妙高峰:指僧人修行之处的高峰。 7. 小憩:短暂休息。 8. 窗前榻:窗户前的卧榻。 9. 遥闻:远处的声音。 10. 斋后钟:斋房后面的钟声。 11. 脚力已穷:形容体力已经到了极限。 12. 应接:指忙碌地接待应酬。 13. 目力:视力。 14. 更难供:难以供应,这里指视力的疲惫。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拜访国清愚谷禅师时的所见所感。首联以攀登高山作为比喻,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颔联通过描绘山下的景象和山上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致的和谐统一。颈联则是作者在欣赏美景之余,不忘暂时休息,体现了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尾联则借由“脚力已穷”与“目力难供”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在探索自然与人文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开阔,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国清愚谷禅师索更好堂诗》是南宋诗人谢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2世纪左右。这个时期的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繁荣。 在这个时期,谢伋身为南宋文人,一生经历了多次科举失利和宦海浮沉。他始终关注国家兴衰,关心民生疾苦,并在文学创作上力求创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创作这首诗时,谢伋应国清愚谷禅师之请,为其更好地堂题诗。 这个时代的背景知识中,佛教文化在中国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僧人通过讲经、弘法等方式,传播佛教教义,对民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谢伋本人也深受佛教文化熏陶,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清愚谷禅师的敬意和对禅意的理解,体现了他与禅师之间的深厚友谊。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