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怨
长门寒水流,高殿晓风秋。昨夜鸳鸯梦,还陪豹尾游。
前鱼不解泣,共辇岂关羞。那及轻身燕,双飞上玉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水在长门流淌,高大的宫殿在早晨的秋风中显得萧瑟。昨晚我梦见鸳鸯,它们陪伴着豹尾四处游玩。水中的鱼儿不明白我在哭泣,共同乘坐车辇怎么会让人感到害羞。但比起这双飞的燕子,它们的轻快身姿更令我羡慕,它们双双飞上玉楼,而我却只能独自感伤。
去完善
释义
1. 长门:指汉代陈皇后失宠后的住所,这里用来代指失宠的嫔妃。
2. 流:这里是指水流的声音,因为长门的附近有寒水,所以常常能听到流水声。
3. 高殿:指的是皇宫中的宫殿。
4. 晓风:早晨的微风,形容秋天清晨的景象。
5. 鸳鸯梦:指恩爱夫妻的梦。
6. 豹尾:指皇帝的仪仗队,这里用来代指皇帝。
7. 游:这里是游玩的意思。
8. 前鱼:指汉元帝时的宫女班婕妤。她曾作赋自伤,不想再同赵飞燕争宠,后来被汉成帝送到陵园守陵,终老一生。
9. 共辇:和皇帝一起坐车。
10. 那及:比不上。
11. 轻身燕:指赵飞燕。传说她体态轻盈,能站在人的手掌中跳舞。
12. 双飞上玉楼:指赵飞燕与汉成帝双双登上玉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玉阶怨》,其主题即是表达深宫女子的幽怨之情。首句“长门寒水流”为场景描绘,以寒风流水比喻深宫的孤寂与冷落,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接下来的“高殿晓风秋”进一步凸显了皇宫之中的冷漠环境,并呼应了第一句,强调此处所描述的环境是寒冷的。
紧接着的三四句和五六句分别描述了两个梦境。在“昨夜鸳鸯梦,还陪豹尾游”中,作者通过鸳鸯这种常用来象征恩爱夫妇的动物表现出了对昔日欢乐时光的回忆;而“前鱼不解泣,共辇岂关羞”则是引用了典故,表达了美人因失去宠幸而被遗弃的悲哀。这两段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使读者更加能够感受到这位深宫女子内心的失落。
最后的两句“那及轻身燕,双飞上玉楼”则是对燕子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燕子能双双飞上玉楼,而人却难料自己的命运。作者以此作为结束,表现出对于这名女子无法逃离禁锢的怜悯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所有深宫女子的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阶怨》是唐代诗人郑锡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这是唐朝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创作这首诗时,郑锡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对民间疾苦也有深刻的了解。他在仕途上也曾有过挫折,这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象的诗篇。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唐诗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郑锡的《玉阶怨》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他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玉阶上的女子孤独寂寞的心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