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度关山

标题包含
度关山
象弭插文犀,鱼肠莹䴙鹈。水声分陇咽,马色度关迷。 晓幕胡沙惨,危烽汉月低。仍闻数骑将,更欲出辽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把弓箭擦得亮锃锃,剑刃像鱼肠一样锋利。 兵戈声中听得出那遥远的陇川在哭泣,这马的颜色看起来让人想要穿过雄关。 破晓时分,沙漠中的风沙显得十分凄惨,远处的烽火和天上的明月看起来都十分危急。 我知道还有很多骑兵将领正在集结,他们的目标是走出辽西,保卫边疆。
去完善
释义
1. 象弭:象骨装饰的弓。 2. 文犀:有纹理的犀牛角,此处指犀牛角制成的弓饰。 3. 鱼肠: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期越国工匠欧冶子所制,后来成为名剑的代名词。 4. 莹:本义是矿石光洁明亮,这里引申为打磨光亮的箭羽。 5. 䴙鹈:箭羽的一种。 6. 水声分陇咽:水流的声音在田间小路上显得格外清晰。陇,田间小路。咽,声音堵塞,此处以拟人化的方式形容流水声音的时断时续。 7. 马色度关迷:马匹的颜色在通过关卡时显得模糊不清。度关,通过关口。迷,迷惑,看不清楚。 8. 晓幕:拂晓时的帐篷。 9. 胡沙:胡地风沙,这里指代北方的风沙环境。 10. 危烽:高耸的烽火台。 11. 汉月:汉朝的明月,这里泛指古时的明月。 12. 数骑将:几个骑兵将领。 13. 更欲出辽西:意指准备前往辽西地区执行任务。辽西,古代地理名词,泛指辽河流域以西的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戍楼的边塞景象,诗人在此抒发的是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首先,“象弭插文犀”指的是弓箭手们头戴犀角头盔,身披铠甲,气势雄壮。接着,通过“鱼肠莹䴙鹈”形象地描述了兵器锋利无比,犹如璀璨的宝珠。然后,诗人以“水声分陇咽,马色度关迷”的描写,使人们仿佛置身于边关雄关的景象中。紧接着,“晓幕胡沙惨,危烽汉月低”的描绘则表达了边疆战场的严峻与残酷,也反映了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下的坚定信念。最后,“仍闻数骑将,更欲出辽西”意味着英雄豪杰不避艰险,勇往直前,保家卫国的决心。整首诗的画面生动,结构紧凑,突显了边塞战争的紧张氛围以及战士们的英勇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度关山》是唐代诗人郑锡创作的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这是唐朝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诗歌中,郑锡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边关战士的生活场景。 郑锡生活于唐朝盛世,但由于家庭变故和个人遭遇,使他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任地方官吏,后因战乱避难于江南,过着清苦的生活。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国家大局,关注民生疾苦。在这首诗中,他以边疆战士为题材,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戍边将士的崇敬之情。 在郑锡所处的时代,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一方面,边疆战事不断,国家的军事压力增大;另一方面,朝政腐败,民生凋敝。在这种背景下,郑锡的诗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之情,表达了他对和平与繁荣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