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偶书
老来懒与俗浮沉,何况厌厌病日侵。
身外闲愁总余事,世间无药胜安心。
雨余秋色凄然冷,风弄晚云晴复阴。
习气难除还自笑,小窗时有短长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懒得陷入世俗喧嚣,更何况是受到病痛的困扰。生活中的烦恼都是小事,世间没有药物能比内心的宁静更让人心安。秋雨后的秋天显得格外寒冷,风吹动着傍晚的云朵时晴时阴。这些习惯让人哭笑不得,我在小窗边时常发出长短不一的吟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懒与俗浮沉:指不想参与世俗的纷扰。
2. 厌厌病日侵:形容疾病渐渐加重。
3. 习气:此指诗人内心的欲望和习惯。
去完善
赏析
《病中偶书》是南宋诗人刘应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的思绪和心境,表现了他与世无争、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诗句委婉而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老来懒与俗浮沉,何况厌厌病日侵”表现了诗人年事已高,不愿再与世俗浮沉,更何况现在又病魔缠身,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病痛的不满,同时也反映出他渴望解脱的心态。
颔联“身外闲愁总余事,世间无药胜安心”是说身外的烦恼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内心的安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身外之事的看淡,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他认为世间没有比内心的安宁更有效的良药。
颈联“雨余秋色凄然冷,风弄晚云晴复阴”描绘了雨后的秋景,冷风吹过,云朵飘散,晴天变阴天。这一句既是实景描写,也是诗人心情的写照。秋天的萧瑟,风云变幻,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
尾联“习气难除还自笑,小窗时有短长吟”是说诗人的习惯难以改变,即使生病也不能停止吟诗。这一句表明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以及他在困境中的乐观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中偶书》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应时在患病期间所创作的。此时正值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应时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洞察。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述自己的病中情景,表达了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这一时期,刘应时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愈发强烈,也对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病中偶书》,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此外,这一时期的南宋王朝,正处于金朝的侵略之下,国家领土丧失严重,民生疾苦,社会矛盾尖锐。刘应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国家的忧患,因此在他的诗作中,也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