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十日春风
绛唇作别
十日春风,吹开一岁间桃李。
南柯惊起。归踏春风尾。
世事无凭,偶尔成忧喜。
歌声里。落花流水。明日人千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艳红的嘴唇刚刚道过再见,那十里春风却早已将满树的桃花和李花吹拂得格外美丽。惊醒的梦终究要回到现实,就像春天的尾巴无法挽留一样。世事变幻莫测,悲喜交织其中。听那歌声中的感慨,宛如飘落的花朵,流淌的水滴,即将各奔东西。明天,也许我们就相隔千里,再难相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绛唇:红色的嘴唇,这里借指离别时的亲吻。
2. 十日春风:形容美好的时光很短暂。
3. 一岁间桃李:指一年中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时候。
4. 南柯:古树枝弯曲的地方,比喻人生如梦。
5. 归踏春风尾:跟随春天的脚步而归。
6. 无凭:无法依靠。
7. 偶尔成忧喜:偶然之间有忧愁和快乐。
8. 落花流水:形容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
9. 明日人千里:明天就要相隔千里了。
去完善
赏析
《点绛唇·十日春风》是一首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忧虑的词。开篇两句描绘了春天美好的景象,春风吹开了桃李花,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南柯一梦,醒来后才发现,我们已经踏上了离别的道路。世事无常,充满了变数,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只能默默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在歌声中,我们送走了离去的友人,看着他们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这首歌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用“落花流水”的意象来表现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伤感,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十日春风》是南宋词人冯时行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即南宋绍兴年间。此时正值宋金和议达成后不久,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社会相对安定。然而,这并非所有百姓都能享受到的幸福生活,在表面平静之下,依然潜伏着深重的危机。
冯时行在这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原本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曾经致力于科举考试,期望能够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然而,在南宋初期腐败的政治环境下,他的理想并未得到实现。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能及第。尽管如此,冯时行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寻求报国的机会。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冯时行以词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盼。《点绛唇·十日春风》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