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献可兼别重巽
谁怜范叔恋袍寒,犹有徐卿二子看。
大率率中多物忤,相知知到此心难。
最怜风雪分吟笔,安得江山共倚栏。
后夜小窗怀素帖,挑灯应忆我同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能理解范增对衣物的眷恋,也有徐陵、庾信这两位才子欣赏他。
大体上太过于直率容易让人误解,知心朋友很难体会到这其中的情感。
最遗憾的是风雪交加时分无法共同写作,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倚靠在江山的栏杆上呢?
过几日夜晚在小窗前怀念着张旭的书法帖,应该会想起我们一起欣赏的时候。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依照别人所作的诗词的韵律和内容进行唱和。
2. 徐献可:即徐铉,五代至北宋初年文人,是王琮的朋友。
3. 大率:大约,大概。
4. 率中:草率之间。
5. 物忤:事物相违背。
6. 安得:怎能得到。
7. 小窗:小窗户,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书房。
8. 怀素帖: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草书帖。
9. 挑灯:点灯。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次韵”方式,抒发了与友人分离的伤感和怀念之情。通过借用范雎、徐献可等人的典故,表达了在离别之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把别离的场景描绘得非常细腻,让读者感受到其间的沉重氛围。他巧妙地运用自然界的风雪和江山的景象来抒发心中的情感,使得全诗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而结尾处提到的小窗、怀素帖等元素,则增添了诗的韵味,使其更具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韵徐献可兼别重巽》是宋代诗人王琮所作。创作时间是公元1146年,这是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此时南宋与金对峙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断,民生疾苦。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王琮的个人生活经历颇不平静。早年他曾因文学才能受到赏识,但在科举之路上却并不顺利,多次应试未中。期间他一度被任命为地方官,但由于直言敢谏,又受到排挤,甚至被迫离开官场。这样的遭遇使他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同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矛盾重重。在此背景下,王琮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社会现实的矛盾和对国事的忧虑。如在本诗中,他以“世情等闲变”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又以“日月无根蒂,东西自驰逐”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