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

标题包含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
剩引桂枝丛小山,鹜行姑去自余闲。 人怀昆玉未当价,花与莱衣相映斑。 佳树非烟晓葱鬰,幽泉不雨夜潺湲。 顿移岩壑山阴道,竞秀争流一席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剩余的几株桂树枝丫攀附在小山上,野鸭们自在地游动嬉戏。人们知道昆玉的价值未被充分认识到,这如同花儿和小孩的衣服相互映照出不同的颜色。美丽的树木在晨曦中显得清新葱郁,而清幽的泉水即使在没有雨水的时候也会在夜间潺潺流淌。这一地的山光水色瞬间让山川溪谷呈现出一副如诗般的画卷,各种美景争相展示自己独特的韵味,最终融为一体。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书写作品标题。 2. 赵有翼:指赵元僖之子赵有翼,宋代诗人。 3. 丛桂:桂花丛生之地。 4. 小山:矮小的山丘或土堆。 5. 鹜行:像野鸭一样行走,此处比喻无拘无束的生活。 6. 昆玉:比喻人才,此指赵有翼。 7. 当价:合适的评价。 8. 莱衣:古代儿童穿的一种衣服。 9. 佳树:美丽的树木。 10. 非烟:烟雾弥漫的样子。 11. 葱鬰:繁茂。 12. 幽泉:深泉。 13. 不雨:不下雨。 14. 潺湲:溪水缓缓流淌。 15. 顿移:突然移动。 16. 岩壑:山峰与沟壑。 17. 山阴道:浙江绍兴一带的风景胜地。 18. 竞秀:竞相显示美丽。 19. 争流:争相流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赵有翼的丛桂小山为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剩引桂枝丛小山”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桂树枝繁叶茂的景象,为下文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鹜行姑去自余闲”这一句,传达了自己在欣赏美景时的心境,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洒脱之感。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用“人怀昆玉未当价,花与莱衣相映斑”两句,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其中,“昆玉未当价”暗示了诗人认为赵有翼的艺术作品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花与莱衣相映斑”则表达了诗人对花朵鲜艳色彩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应当被人们所珍惜。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佳树非烟晓葱郁,幽泉不雨夜潺湲”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丛桂小山的优美景色。这里的“佳树非烟晓葱郁”意味着清晨时分,桂树的枝叶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而“幽泉不雨夜潺湲”则表示夜晚时,泉水在山谷中静静流淌,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最后,诗人通过“顿移岩壑山阴道,竞秀争流一席间”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之中。这里的“顿移岩壑山阴道”意味着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山水画中,而“竞秀争流一席间”则表达了他对于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丛桂小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高尚品质的认可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是宋代诗人仲并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8年前后,正值宋朝中期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以山水花鸟为主题进行绘画和诗歌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仲并,原名周仁宝,字景宗,浙江人。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文学才华,但由于家境贫寒,曾一度在官场上不得志。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反而更加勤奋地读书、写作,终于在他的努力和坚持下,逐渐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在这个时代,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但是,这种矛盾也激发了文人们的创作热情,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仲并也不例外,他的许多诗歌都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现实问题,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爱。 总之,《题赵有翼丛桂小山》这首诗创作于宋代中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绘画和诗歌创作,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仲并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