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致盆栀子于同年楼大防天官

标题包含
致盆栀子于同年楼大防天官
一轮月影涨幽香,碧玉钗头白玉粧。 持似此花供燕几,玉堂端可寿萱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名臣,历任太学正、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 袁说友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以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轮明亮的月亮升起,散发出宁静的香气,碧绿的发簪戴在头上,好似白玉般高雅。 将这些美丽的花朵放在燕子的几案上,象征着长寿和幸福,是高雅殿堂的理想之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盆栀子:一种植物,栀子花,常用于盆栽观赏。 2. 同年:科举考试中同榜登科的人。 3. 楼大防:人名,字祈年,宋景定三年进士。 4. 天官:周礼所称六官之一,后代指朝廷大臣。 5. 玉堂:唐代以后常用以称翰林院。 6. 寿萱堂:颂扬母亲长寿的用语,萱堂借指母亲。
去完善
赏析
《致盆栀子于同年楼大防天官》是南宋诗人袁说友的咏物诗。诗中通过对栀子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长辈的尊敬之情。 “一轮月影涨幽香”,诗人以月亮为比喻,形容栀子花的香气淡雅宜人。月光下的栀子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犹如一轮明月在夜空中闪耀,给人以宁静的美感。 “碧玉钗头白玉粧”,诗人用碧玉和白玉来形容栀子的花朵和花蕾。绿色的叶子衬托着洁白的花朵,如同精美的簪子插在女子头上,又如白玉般的妆容,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持似此花供燕几”,诗人建议将这盆栀子花献给朋友楼大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爱之情,希望这盆栀子花能给好友带来愉悦的心情。 “玉堂端可寿萱堂”,最后一句诗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之情。诗人认为,这盆栀子花在玉堂之上,可以作为礼物送给长辈,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致盆栀子于同年楼大防天官》出自宋代诗人袁说友之手。创作时间为公元1195年,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国家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诗歌艺术也呈现繁荣景象。 诗人袁说友在当时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文学家和官员。他与同年楼大防天官交情甚好,两人志趣相投,常常共同探讨文学创作。然而,尽管身处盛世,他们仍能察觉到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如官僚腐败、民生疾苦等。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百态的反思。 在此背景下,诗人袁说友写下了这首《致盆栀子于同年楼大防天官》。诗中以栀子花的形象来比喻自己和同年楼大防天官的品质和才华,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通过赞美栀子花的美丽和高洁,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