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监丞用韵见赠亦和以谢
肃肃东方老,依人可计年。
名言倾盖后,古意结绳前。
君户仍多辙,予琴故一弦。
不应昌歜味,置在众肴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沉稳的东方老人,估计已过了漫长的岁月。
他的格言闻名于世,却不忘古老的传统。
他的家门前有很多车辆走过的痕迹,而我这把琴只有一根琴弦。
他不应只品尝最甜美的味道,而应该尝遍所有的菜肴。
去完善
释义
《陈监丞用韵见赠亦和以谢》的注释如下:
1. 肃肃:形容严肃的样子;
2. 东方老:指诗人自己年纪已大;
3. 依人:依靠他人生活;
4. 可计年:可以计算出时间长短;
5. 名言:有深远意义的言辞;
6. 倾盖:互相交谈;
7. 古意:古代的风俗习惯;
8. 结绳:古代用绳子记录事情的方法;
9. 君户:指陈监丞的家;
10. 仍多辙:依然有许多车马经过;
11. 予琴:我弹奏的琴声;
12. 故一弦:还是原来的那一根琴弦;
13. 不应:不应该;
14. 昌歜味:美味的菜肴;
15. 置在:放在;
16. 众肴先:众多菜肴的前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文人之间的交往、互赏和敬仰的诗。首先描述了陈监丞的高雅形象,他的博学和古老知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内心的淡定与超然。接着描绘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相互欣赏。最后提出了他们的友谊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被世俗的利益所影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陈监丞用韵见赠亦和以谢》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宋代的孙岩。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世纪左右,正值北宋末年、南宋初年,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发。
在创作这首诗时,孙岩可能正在经历人生的低谷,或许因为战乱失去了家园,也可能是因为仕途不顺而倍感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借用了陈监丞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包括:此时正处在中国历史上的宋朝,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达到了高峰,诗歌成为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此外,由于战乱频仍,许多文人都积极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斗争中,他们的诗歌作品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